全民健身風靡,互聯網健身行業未來幾何?
全民健身風靡,互聯網健身行業未來幾何?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全民健身風靡,互聯網健身行業未來幾何?
新華社記者周文林
在移動互聯網的各類應用不斷豐富之際,以健身APP為特征的互聯網健身也受到越來越多健身達人的青睞。與此同時,作為新的行業風口,近期相關企業也紛紛發力,包括加快可穿戴設備等硬件開發和加強線下布局,以智能科技與運動健身相結合的創新方式,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運動科技公司Keep近日宣布深耕運動消費場景,多品類全面覆蓋吃、穿、用、練,并相應推出多款新品,包括智能運動手環、健走機及全新的健身輕食。據悉,這家運動健身行業的獨角獸企業目前用戶已突破2億。業界分析認為,Keep此舉是希望通過覆蓋運動人群的更多生活場景,建立更完整的運動科技閉環。
近期加快布局的并非只有Keep一家。運動健身品牌超級猩猩近日宣布與PUMA達成戰略合作,除了相關產品,雙方將更注重彼此社群的聯系。
互聯網健身企業的發力并不令人意外。2015年以來,以樂刻、Keep、超級猩猩、火辣健身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健身”企業快速興起,持續受到資本市場熱捧。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7月,Keep宣布完成1.27億美元D輪融資。今年2月,超級猩猩宣布完成3.6億元D輪融資,成為繼Keep之后又一家完成D輪融資的健身企業。
資本熱捧的背后,折射著全民健身的風靡和健身市場的快速增長。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報告,我國健身產業總產值在逐年遞增,近六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7%。
有研究認為,與傳統健身房的鍛煉方式相比,在互聯網時代應運而生的新型健身模式,具有更明顯的移動、智能、輕便、社交屬性。參與者表現出年輕化、高學歷等特征,他們樂于在社交媒介分享健身成果,健身方式更具科技感,健身類APP與智能健身設備使用率高。
從互聯網健身的特點看,數據記錄類APP、健身指導類APP近年來都受到健身愛好者喜愛,“課程+社群+電商”成為許多健身APP的標配。相關資料顯示,超級猩猩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開店70余家,業務也從早期的團操課拓展到長周期的訓練營、周邊電商等。近年來,Keep已將業務觸角伸向多個領域,包括線上內容和社區、線下健身空間 Keepland、電商、智能硬件等。
“我們今年重點以線上APP為原點深耕家庭和城市兩大場景,圍繞吃、穿、用、練四大方面進行產品布局,構建智能硬件、運動服裝、輕食、輔助訓練器械及運動周邊商品在內的產品矩陣。”Keep創始人王寧說,希望未來可以把一個中國體育運動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處在行業風口中的互聯網健身未來前景如何?從多種跡象看,從線上到線下、從商區到家庭、從定時定點到無時不在,健身運動可觸及的邊界正在一步步延展。健身熱潮下團課比拼、大數據時代運動處方成熱門、碎片化生活瞄準社區場景等,正成為資本持續關注的熱點。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科技新成果應用,也正為互聯網健身產業賦能。從行業趨勢看,智能科技正加速與運動健身相結合,滲透場景、硬件、裝備、內容服務等多方面,大幅提升著場景的科技感和服務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消費升級和全民健身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許多中老年人也開始嘗試并樂于在互聯網平臺分享運動成果。王寧表示,互聯網健身產品也承擔著向更廣泛用戶群體提供更全面和更專業運動健身方案的責任。
可以預見,互聯網健身產業的能量將在日后進一步釋放,更多創新產品和模式也將不斷出現。不過,對于諸多應運而生的新型健身企業而言,唯有把體驗和服務放在首位,讓更多用戶通過互聯網創新產品獲得運動滿足感,走上科學健身的道路,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長久生存。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