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長壽老人多在農村?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到底哪個更易長壽?
人類的自然壽命應該實在100-125歲,然而大多數人都未能達到這一壽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壽命也逐漸增長,但長壽的目標依然沒有達到。
關于長壽老人的許多調查中我們都可以發現,長壽老人中來自農村的較多,體力勞動者所占比例也較大。百歲老人中,腦力勞動者的占比較小。包括世界五大長壽地區都在山區。這就讓人產生一個疑問:
為什么長壽老人大多來自農村?難道是體力勞動者比腦力勞動者更容易長壽?
實際上并非如此,根據調查我們可以發現,腦力、體力勞動者在長壽老人中所占比不同,與人口文化構成比有關。
從人口統計學的角度,可以解釋這個現象。早期國民受教育程度低,再加上小農經濟的發展,讓許多人長期從事農業產業。新中國成以后,我國大、中城市受教育的機會增加,腦力勞動者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但體力勞動者占比依然很多,因此按照人口占比來說,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長壽老人大多在農村了。
除此之外,體力勞動者有一定的活動優勢,這也是他們獲得長壽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從事家務勞動還是農業勞動或者手工業勞動,都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適度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也會給身體帶來3大好處
1、能夠保持代謝平衡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都會逐漸衰退,人體的代謝也會逐漸降低。倘若飲食方面能量攝入過多又不堅持運動,就很容易讓身體代謝失衡,出現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而適度的鍛煉和體力勞動,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能量消耗,保持代謝平衡。
2、延緩衰老進程
人體在45歲后,身體各個組織、器官都會響起衰老信號,人也會變懶,變得不愛活動,而不愛活動則會進一步加速身體的衰老。因此,適量的活動,能夠激活身體細胞,從而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3、防止大腦過早衰退
大腦過早衰退,會增加老年癡呆癥發生的可能,從而也會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而適量的體育鍛煉或者體力勞動,能夠有助于大腦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思維等能力的發展,能夠促進大腦的活躍,延緩大腦的衰老。
從長壽影響因素上來說,除了接觸有害物質的職業,其他職業一般不會直接影響壽命。因此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者之間不存在壽命差異。但就長壽影響因素而言,體力勞動者與腦力勞動者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差異
影響腦力勞動者長壽的因素
1、久坐不動
腦力勞動者雖然從事腦力勞動,可以延緩大腦衰老,但大多長期坐在辦公室,缺乏運動。久坐不動不僅會影響身體血液循環,對下肢、腰椎、頸椎帶來一定損傷,也會降低身體新陳代謝速度,從而增加肥胖幾、高血壓、高血脂的幾率,影響健康長壽。
2、精神緊張
繁重的腦力工作,常讓人的精神處于緊繃狀態,長期如此不僅容易出現神經系統紊亂,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增加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病幾率。
3、作息不規律
很多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常常讓人處于熬夜、加班的狀態,而長時間的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則會讓身體的免疫力下降,身體抗病能力降低,從而引發多種疾病。
影響體力勞動者長壽的因素
1、生活不規律
處于自然環境的體力勞動者,一般生活比較自由,常有抽煙、酗酒、飲食不規律、生活不規律等問題,這些是影響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2、諱疾忌醫
由于體力勞動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對衛生知識了解較少,因此常會出現諱疾忌醫的情況。身體出現疾病的時候不能夠及時到醫院就診,耽誤病情,反而讓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危及生命。
3、過勞成疾
我們說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有益于身體的健康,但超出身體負荷的過量運動和過量體力勞動,都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損傷,甚至出現過勞成疾。
小結:不管是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生活中我們都要學會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改掉不良生活方式,加強自我保健,爭取健康長壽。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