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40,養命正當時!記住睡前“3不忍”晨起“4要做”,長壽不難
俗話說,”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這其中包含的不僅是對中年生活的無奈,也是身體健康狀況的真實寫照。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也開始退化。
四十歲的你會突然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沒有以前好了,身體狀態也大不如前了,甚至四肢都不如年輕時靈活了。
四十歲,是不少人健康與疾病的“分水嶺”,也是長壽關鍵的“養命期”,想要養好身體,首先要記住幾個健康關鍵點
年過40,養命正當時!記住睡前“3不忍”晨起”4要做”,長壽不難
晨起和睡前是一天之中重要的兩個時間段,也是養生的好時機。
把握住晨起和睡前的養生時間,記住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下去,相信長壽也不難。
1、睡前不忍便意
“忍便”會讓尿液長時間停留在體內,尿液中的有害物質流回腎臟或者滯留在膀胱內都會引起炎癥,甚至危害腎臟健康。
晚飯后睡覺前的這段時間,不少人都有喝水的習慣,喝水是很好的習慣,可以幫助稀釋血液,促進新陳代謝,但水喝多了難免會出現想上廁所的情況。
即便是沒有喝水,如果睡前產生便意也要記住及時排便,不能“忍便”。
2、睡前不忍氣
俗話說“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其中說的一覺就是不要帶著氣入睡。
生氣時,我們的身體各個器官組織都會受到影響,會隨著情緒的起伏而發生變化。
大量的血液涌入大腦,血液內含氧量也會減少,毒素增加,不僅會影響大腦健康,也不利于五臟六腑。
3、睡前不忍淚
到了四十歲,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處在人生的重壓之中。工作與家庭帶來的雙重壓力,常常讓人喘不過氣。
相對于女性朋友的想哭就哭,一些男性朋友卻習慣忍住眼淚,即便深夜傷心也不敢讓眼淚肆意流淌。
實際上,身體長期處于壓力狀態,會降低免疫力,增加患上疾病的幾率,也會危害健康。
學會釋放壓力,不要忍住眼淚,該哭就哭。好好哭一場來釋放心中的苦悶,比去抽煙酗酒要健康很多。
除了記住“3不忍”,放下負擔,安心入睡,通過一整夜的睡眠,給身體充滿電。
晨起后,面對新的一天和充滿活力的身體,也要記住做好下面4件事
1、晨起要活動一下身體
晨起是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人到中年以后,起床時不要像年輕人那么猛,要學會慢起,慢坐,慢走。
早上醒來后,賴床一分鐘,再慢慢坐起來,伸個懶腰活動一下身體再起床。
起床后可以稍微活動一下身體,花幾分鐘時間做做操,可以讓身體從一夜的睡眠中“蘇醒”過來,也有利于平穩血壓,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2、晨起要喝水
晨起后一杯溫水,可以補充一夜睡眠中丟失的水分,也有利于稀釋血液,潤腸通便。記住喝水的速度要慢,也不能用咖啡、飲料等代替白開水。
3、晨起要吃早餐
到了四十歲左右,大多數人都會處在事業的高峰期。早上一睜眼,面對的就是忙碌的工作,許多人常常因為趕時間上班而忘記或者放棄吃早餐。
實際上,中年人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不吃早餐,胃液的分泌會傷害胃黏膜,大腦也會因為缺乏養分而停止運轉,身體可能會出現低血糖,腸胃病等情況。
因此,中年人一定要記得,晨起吃好早餐,以谷薯類主食、新鮮蔬果、牛奶、雞蛋為主,早餐不要吃得太油膩。
4、晨起要排便
科學研究表明,晨起后兩小時內是排便的適宜期。養成晨起排便的好習慣,能夠減少廢物在體內存留的時間,也有利于促進新陳代謝,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
腸道健康關乎著我們的壽命,40-60歲是腸癌的高發期,而大多數直腸癌的發生在早期若能及時發現,那么治療和恢復的幾率將會大大提高。
晨起排便時,記得觀察排便的顏色、氣味、狀態等,這樣也能夠及時掌握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
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如排便出血、便如稀泥、便帶粘液、肛門腫塊等情況,要提高警惕,及時去醫院檢查,排除病變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