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高科技戰略的后續政策 推進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戰略
2019年德國科技政策呈現四大亮點:
一是圍繞去年出臺的《高科技戰略2025》制定后續政策。如啟動“抗癌十年計劃”;支持氫能、合成燃料以及電池領域的研究,以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實施“自動駕駛”行動計劃等。為給科技政策制定提供更好的依據,教研部重點資助了18個戰略前瞻性未來科研項目,分布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數字平臺系統、創新進程治理等六大課題。
二是大力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針對德國去年底推出的《聯邦政府人工智能戰略》,2019年聯邦政府撥款5億歐元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和應用。經濟部再出資1.5億歐元用于人工智能領域研發的獎勵機制,同時鼓勵業界投資人工智能研究。教研部還將人工智能選為2019年科學年的主題,推動社會各界就人工智能進行更廣泛的交流。著眼于人工智能發展必需的數據源,德國還推出歐洲數據云計劃“GAIA-X”;同時,推進科學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選定30家科學數據中心,未來10年每年資助8500萬歐元。
三是發布《聯邦政府區塊鏈戰略》,采取44項措施在德推廣區塊鏈技術;出臺首個《國家繼續教育戰略》,加強數字化時代的人才培養;更新此前的《數字化戰略》,首次明確加強政府數據管理、建設安全高效的政務網絡基礎設施等9項任務;加強構建高校和研究機構數字化設施和網絡。德國教研部啟動“量子網絡”資助倡議,計劃到2022年投入6.5億歐元,在德建設一個量子通訊示范網。
另外,德國出臺了《氣候保護計劃2030》,希望到2030年將德國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為此,德國將投入上千億歐元發展氣候友好型經濟,包括實施氫能戰略,對電池生產、二氧化碳的儲存與利用等領域提供研發資助等。德政府還通過總投資達400億歐元的《結構強化法》,推進基于能源和氣候政策的結構改革。
四是繼續增加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投入。聯邦政府通過精英戰略投入5億歐元支持10所精英大學和1個精英大學聯盟,促進大學尖端科研。資助1000個終身教授席位改善年輕學者的職業晉升渠道。聯邦和地方政府簽署第四期《研究與創新公約》,從2021年至2030年,將共同為德國大學以外重要科研機構提供總計1200億歐元的科研經費支持。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