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明確了!這些人員返鄉,需提供7天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1月22日下午3時,浙江省舉行第六十二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農業農村廳、省僑聯負責人介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情況。
浙江地區疫情通報
1月21日,我省無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例(分別由印度、西班牙、巴西輸入),已排查密切接觸者均已實施集中隔離。截至1月21日24時,我省已連續219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報告;現有在院治療確診病例10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28例,其中境外輸入26例。
1月21日8時,義烏市報告1例省外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后的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患者為印度籍人士,男,1月5日從尼泊爾加德滿都乘CZ6068航班入境廣州,于1月19日經核酸檢測陰性解除隔離,當天22時18分乘CZ3886航班于23時39分抵達義烏機場,按照我省“14+7+7”健康管理措施,被閉環轉送至當地綜合服務點進行隔離醫學觀察;1月21日凌晨核酸復核呈陽性,立即被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被確診為無癥狀感染者。由于在我省第一時間實行封閉式管理,該患者接觸范圍主要為廣州至義烏同航班乘務員和前后3排乘客。目前,已對35名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78名次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對6名一般接觸人員實行居家健康觀察;對患者經過的3個場所進行臨時性封閉和終末消毒;累計檢測人員樣本42份、環境樣本12份,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返鄉人員怎么做?
給農村防控"打補丁"
一、動態調整國內來浙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措施。為進一步加強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因時制宜織牢精密智控網,我省于1月21日規定,對國內高風險地區以及暴發較多病例、由當地實行全域封閉管理的中風險地區,經綜合評估,可對其所在設區市或縣(市、區)來浙返浙人員實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或居家健康觀察,第1天和第14天分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14天期滿核酸檢測陰性者,繼續實施7天日常健康監測,期滿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對出現散發病例或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國內中風險地區,經綜合評估,可對其所在縣(市、區)或鄉鎮(街道)來浙返浙人員實行“7+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實施7天居家健康觀察,第1天和第7天分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對居家健康觀察期滿核酸檢測陰性者,繼續實施7天日常健康監測,期滿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各地疫情隔離政策,點擊小程序即可查詢:查詢各地疫情隔離政策
基于國內疫情形勢綜合研判,按照精密智控機制要求,我省對目前高風險地區所在城市河北省石家莊市、邢臺南宮市和黑龍江省綏化市、吉林省通化市、北京市大興區來浙返浙人員實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其中,為乘坐客運航班短時間途徑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人員不在此列。對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邢臺市隆堯縣,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大慶市龍鳳區、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二道區和公主嶺市、松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北京市順義區北石槽鎮、趙全營鎮和上海市黃浦區外灘街道來浙返浙人員實行“7+7”健康管理措施。
二、加強農村地區返鄉人員日常健康監測。隨著冬季到來,我國多地出現疫情反彈,明顯暴露出農村地區防控存在薄弱環節。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總體部署,除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城市返鄉人員按規定納入“14+7”或“7+7”健康管理外,我省將對春節春運期間農村地區跨省份返鄉人員,以及省內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口岸直接接觸進口貨物從業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返鄉的,核驗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相關信息的“健康碼”綠碼。對無法提供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信息的返鄉人員,應立即引導到綜合服務點、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指定場所接受核酸檢測。
我省對農村返鄉人員等,將核驗7天內核酸檢測證明,或保護相關信息的健康碼。無法提供的,立即引導接受核酸檢測,實時14天日常健康觀察,期間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并在第7天和第14天進行核酸檢測。實行時間為1月28日至3月8日。對上述核酸檢測陰性的返鄉人員實施14天日常健康監測,期間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并在返鄉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返鄉不滿14天的,以實際返鄉時間落實日常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要求。
三、健全進口冷鏈食品閉環管理。進口冷鏈食品是外防輸入的重點領域。我省以集中監管倉為依托,積極探索“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機制。圍繞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消毒證明和冷鏈食品溯源碼的不得上市銷售的要求,從2020年12月25日起在全省范圍重點對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的生產企業、農貿(批)市場、大型商超、餐飲單位、大中型冷庫等開展“四個不得”專項整治,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6.2萬家次,發現問題2592個,立案查處案件207起。
鑒于在浙儲存、加工、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大部分來自省外,我省統籌設置省際檢查站,對入浙冷鏈運輸車輛實行全天候檢查。對隨附證明齊全或者通過“浙冷鏈”系統申報企業、貨物、運輸、聯系人等信息并預約集中監管倉的,在查驗后立即放行承運車輛;對隨附證明不全且未通過“浙冷鏈”系統申報的,須現場在“浙冷鏈”系統登記相關信息并預約集中監管倉后放行;對過境的進口冷鏈食品承運車輛,也將通過“浙冷鏈”系統現場登記相關信息后放行。對未按閉環管理要求將承運的進口冷鏈食品運抵集中監管倉的車輛,一經發現將納入重點管控名單。
四、進一步筑牢海港口岸疫情防控屏障。根據海港疫情防控需要,我省先后制訂船員健康申報、疫情研判、界面防控、救助避險、應急處置等工作指引,建立船舶進港、船員換班、外輪疫情等常態化檢測調度機制,在全國率先推出國際航行船舶“健康碼”和外輪專用“登輪碼”。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際航行船舶船員在浙換班達3.3萬人次,我省累計處置44起外輪涉疫事件、救治138名染疫船員,緊急救助700多名非疫傷病國際船員,數量均居全國前列。由于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全省海港未出現境外輸入性感染。
為防范進口冷鏈食品在海港口岸病毒傳播風險,我省制訂專項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指引,明確屬地及涉港各部門主體責任,細化船舶靠港、碼頭裝卸、港內堆存、轉運出港、開箱查驗等各環節防控要求,確保全鏈條閉環管控。2020年全省通過海港進口冷藏箱5.4萬箱,接卸散裝冷凍魚貨100多萬噸,至今未因海港疫情防控出現冷藏箱滯港積壓情況,未出現相關“物傳人”現象。
農村地區管控措施?
進口冷鏈產品集中監管?
官方回應!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農業農村廳、省僑聯負責人介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情況。
Q
對春節返鄉人員加強管控的同時,我省對農村地區“早發現、早報告”方面有哪些措施?
A
同城市街道社區一樣,加快建立疫情監測哨點。以縣域醫共體等為重要依托,加強鄉村醫護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鄉村衛生機構及個體診所,對新冠肺炎病例報告的意識。一旦發現,就要立即引導到發熱門診。
Q
進口冷鏈產品為何要采取集中監管機制?有何考慮?
A
當前疫情進入人物并防的疊加期。全省70%的進口冷鏈產品來自省外,由于全國各地防控措施不平衡,這里存在很大風險。故我省對于不能提供核酸檢測證明的冷鏈產品,第一時間要“關進籠子”,進入集中監管倉,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集中監管倉化散為整,比單獨檢測成本要低。一般情況下,在監管倉完成監管和消毒的時間是6小時。
Q
應對農村地區疫情,浙江有何措施?
A
各市區成立專門處室,加強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嚴格重點場所的防控,加強對農村地區的企業、景區、文化禮堂等人員易聚集的場所的防控措施。組織加強疫情演練。
農村藥店在春節春運期間暫停銷售發燒、抗感染等藥品。對前來購買此類藥品的患者要進行登記,及時向鄉鎮衛生院報告,并引導他們在做好個人防護前提下到定點醫院接受治療和排查。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新聞客戶端
編輯:臍橙
審核:宛如
在微信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查詢】
即可查看各地疫情隔離政策
大家都在看
浙醫一院發生一起疑似爆炸物爆燃事件!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浙江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例,上海新增6例本地確診病例
垂吊在200米的高樓外側清潔、作業,他說對家里從來報喜不報憂
點亮關注后續
- 標簽:宅男視頻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