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平穩運行有保障(權威發布)
5月1日正式實施后,我國降低社保費率進展如何?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性是否有保障?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具體怎么干?在1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財政部資產管理司司長陸慶平介紹了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實際減費達1288億元
“目前降低社保費率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降費措施逐步落實到位,成效初步顯現。”游鈞說,降費政策的紅利正轉化為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不少企業將降費減少的繳費用于企業發展和職工福利,有效穩定了就業崗位。
在養老保險方面,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于16%的29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全部降至16%;單位繳費比例低于16%的浙江、廣東兩省,以及個別城市,今年費率仍保持不變;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均已降至16%。
在工傷和失業保險方面,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明確延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符合條件的25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宣布繼續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
此外,各省份都結合實際調整了繳費基數政策,以本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并明確個體、靈活就業人員可在本省份全口徑工資的60%至300%之間自愿選擇繳費基數。同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其他險種保費保持征收體制不變。
“5月份政策實施以來,企業反映總體是好的,認為公平、直接、有效,各類企業普遍受益。”游鈞說,上半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保險減費達1288億元。其中,1—4月執行階段性降費政策,共減費526億元,5—6月執行綜合方案,減費達762億元。
游鈞表示,6月份以來,各省份正在逐步調整繳費基數口徑,下半年,降費減負的效果將進一步增強。“我們完全可以實現全年共減輕社保繳費3100億元的目標。”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補助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5285億元
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后,部分地區基金收支壓力加大,能否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游鈞再次給予肯定的答案。“我們一定能夠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僅當前能確保,長遠也一定能確保。”游鈞說,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這是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黨和政府的承諾,更是社會保險工作的“底線”和“紅線”,絕不能突破。
社保基金運行也呈現平穩態勢。1—6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入1.9萬億元,支出1.6萬億元,當期結余3000億元,6月底累計結余超過5萬億元,可滿足18個多月支付。在確保養老金發放的基礎上,今年我國還進一步提高了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目前有23個省份養老金調整已經到位。
同時,為應對可能到來的挑戰,一系列“組合拳”已經打出:
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中央調劑比例將提高到3.5%,全年跨省調劑資金規模近1600億元,將進一步均衡地區之間的養老負擔,加大對部分基金收支壓力較大省份的支持。同時,省級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確保基本養老金發放和彌補基金缺口的責任,對特殊困難省份,中央將通過適當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投入力度繼續加大。今年中央財政安排補助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5285億元,同比增長9.4%,部分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
戰略儲備基金進一步做大做強。目前,我國已建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作為戰略儲備基金,基金規模已達到2萬億元左右。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持續推進。通過研究完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加強養老保險支出管理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增強養老保險基金支撐能力。
游鈞同時強調,社保費率降低后,企業和職工參保門檻降低,更多的企業和職工將被納入到社保制度中,養老保險基金的“蛋糕”將越做越大,形成制度的良性循環。
國資劃轉社保不改變現行國資管理體制,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年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作為壯大戰略儲備基金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得怎么樣了?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規定,劃轉的對象為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
“目前,中央層面已經完成兩批24家企業的劃轉工作。”陸慶平說,近期還將對35家中央管理企業實施劃轉,劃轉完成后,預計中央層面59家企業劃轉國有資本總額將達6600億元左右。
地方層面,浙江、云南兩省已開展劃轉試點,其他省份也相繼開展了劃轉前期準備工作,包括企業情況摸底排查、制定實施方案、選擇承接主體等,為下一步實施劃轉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人社部、國資委、證監會、社保基金會等有關部門,全力推動全國劃轉工作。”陸慶平說,國資委和財政部將分別做好中央管理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股權劃出工作,督促企業及時辦理產權變動和工商變更登記等手續,社保基金會將扎實做好中央企業股權接收工作,并保證接收股權的集中持有和單獨核算,接受考核監督。
對此,有人提出疑慮,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是否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陸慶平解釋道,所劃轉的企業國有股權,是指各級政府授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包括財政部門、國資部門等持有的國有股權。對于企業而言,是國有股東持股比例的改變,屬于國有股權的多元化持有。劃轉不改變現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社保基金會等承接主體作為長期財務投資者,主要通過股權分紅獲取收益,不干預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因此也不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影響。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0日 02 版)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