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文旅龍頭舞動縣域經濟
閬中在文旅融合發展中促進產業、城鄉互動共融,文旅領唱,百業合唱——
本報記者 王青山
7月30日,新修訂的《四川省閬中古城保護條例》施行暨首個“閬中古城保護日”活動在閬中古城啟動。啟動儀式上,閬中市委主要領導表示,文化和旅游產業是閬中的優勢產業,也是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而閬中古城是閬中文旅產業的核心,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閬中古城,充分發揮古城對閬中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帶動作用。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閬中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閬中機場計劃年底前開工建設。屆時,閬中不但擁有“鐵公機”,還有嘉陵江黃金水道。便利的交通,將為閬中文旅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閬中亦將抓住機遇乘風而舞。近日,閬中在北京舉行文化旅游產業推廣暨投資推介會,推出包括大型室內外演藝項目在內的多個重大項目,并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從去年到現在,已有10多個文旅項目落戶閬中,實際到位資金超過800億元。文旅經濟作龍頭,帶動了閬中縣域經濟的快速崛起。
文旅融合促三次產業互動
閬中旅游資源富集,不僅有5A級景區閬中古城,還有張飛廟、永安寺等近20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多處自然人文景觀。在文旅融合發展中,閬中賦予文化和旅游新內涵。大型實景劇《閬苑仙境》常年駐場演出;張飛巡城、秀才趕考等民俗活動不時登場;王皮影、巴象鼓舞等輪番上演。文旅融合,讓游客在閬中的平均停留時間由原來的1.7天增至目前的3天。去年,全市接待游客超過12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33億余元。全市直接或間接從事文旅產業人員超過20萬人,文旅產業惠民效應逐步顯現。
文旅興,百業旺。閬中文旅產業拒絕“一枝獨秀”,而是文旅領舞,百業起舞;文旅領唱,百業合唱。
四川張飛牛肉有限公司就是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代表。幾年前,該公司年產值不足80萬元,F在,已發展到近20個系列的100多種產品,年產值近4億元。該公司本身就是一個景區,這里不僅有三國文化廣場、印象三國義園、傳統制作坊,還有AAA級旅游特色商品購物中心。董事長文平介紹,“僅購物中心每年接待游客就達百萬人次,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
以保寧醋、閬州醋為代表的食醋飲品業,在文旅業的催化下,發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產量呈幾何級增長。
良性互動的作用力不斷外溢。二三產業的發展,進而拉動全市養殖業、中藥材、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全市集中連片發展現代農業規模超過18萬畝。
文旅經濟促城鄉共融發展
7月10日,在距閬中城20多公里外的天林鄉五龍村,80多歲的王素清老人正為入住客人煮制“素清咖啡”。“素清咖啡”已成為“素清民俗”的一個響亮招牌,“素清民俗”也已成為網紅民俗。
五龍村是貧困村,全村依托優美的自然環境發展鄉村旅游,將農村老房子改造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民俗。“王素清們”吃上旅游飯,摘掉了貧困帽。
距閬中城僅10分鐘車程的棗碧鄉因山高坡陡,貧困發生率一度達17%以上。該鄉依托穿境而過的楊家河、白溪濠河,開發以竹筏漂流為主的鄉村游,每年接待游客逾15萬人次,一舉成為全省旅游扶貧示范村。
為彌補古城單核驅動、動力不足的短板,閬中提出“抓全域旅游、全域抓旅游”,依托資源稟賦,打造以古城為核心、以嘉陵江為軸、以城郊30分鐘車程為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目前,文靈妙境小鎮、靈云水鄉、構溪河生態旅游環線等項目相繼開工,一幅全域旅游促城鄉共融發展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