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數百棵行道樹遭遇過度修枝 市民:修變"砍" 太"禿"然
11月13日,四川內江城區沱江河堤上數百棵行道樹的修枝已近尾聲。但自修枝開始后,就有不少市民質疑施工方修剪過度,讓行道樹遭遇“滅頂之災”,成了“光頭強”。
對此,內江市東興區住建局市政園林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施工方確實存在修枝過度的問題。在11月11日接到反映后,市政園林所及相關部門叫停了修枝,并于12日召集施工方,重新確定了修枝方案,對剩下的約30棵行道樹降低修枝強度。下一步,相關部門或還將對施工方作出相應處罰。
市民:
如此修剪,何異于砍樹?
“確實修剪得有些過了,有些只剩下樹干,連樹枝都沒有了,更別說留一片樹葉。”11月13日,內江城區臨江路,正在圍觀行道樹修枝的市民劉某認為,行道樹修枝應保留一部分枝條和樹葉,起到其應有的美化街道和遮陰擋雨等作用。“這樣修剪和砍樹沒有區別,太丑了。”
記者在臨江路及相連的新江路發現,兩公里多長的這條臨江道路上,靠江一側的數百棵行道樹只剩下約30棵未修剪。修剪過的行道樹樹冠全無,只剩下樹干及少許枝干,有些留下少量樹葉,有的連樹葉也看不到。
住在附近的市民們介紹,這些行道樹都是小葉榕,至少栽種了10多年。隨機采訪近20名圍觀或路過的市民,大部分都認為行道樹修剪過度,施工方修枝太“野蠻”。“不知道3年能長得回來不?”有市民疑慮道。
其實,早在10月中旬,該路段行道樹剛開始修枝不久,內江當地微信群便有不少網友對此提出質疑。“這哪里是修枝?”“如此修枝,施工方便,成本低。”“那么漂亮的行道樹,這樣砍了可惜了。”“小葉榕遭遇滅頂之災,成了‘光頭強’。”網友們說。
施工方:
此前也這樣修剪過,“一兩年就長好了”
11月13日上午,施工方仍在現場對臨江路僅剩的約30棵行道樹進行修枝。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和此前修剪不同,當天上午已修剪的3棵行道樹都保留了部分樹冠。
施工方在現場的工作人員周某介紹,行道樹修枝只是新江路、臨江路防洪堤改造工程的一項內容,涉及的行道樹共五六百棵,此外還包括欄桿改造、護坡綠化等。“這些樹都是栽種在靠江一側的防洪堤上的,不少樹的樹冠又偏向江邊。”周某說,因此,修枝主要考慮的是消除這些隱患,保證防洪堤安全。此外,行道樹太高、太密也遮擋了路燈、紅綠燈等,修枝也要將路燈及紅綠燈等交通標志牌亮出來。
對于市民質疑修枝過度的情況,周某稱,此前他們也曾同樣修剪過其他路段的小葉榕行道樹,但一兩年就長起來了。
相關部門:
確實修枝過度,或將給予處罰
內江市東興區住建局市政園林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江路、臨江路的小葉榕行道樹栽種多年,一直沒有大的修剪。新江路、臨江路防洪堤改造工程是通過招投標確定的施工方,行道樹修枝,主要是為了消除樹冠偏向甜城湖(沱江內江城區段)對防洪堤造成的安全隱患。此外,也是為了把樹冠遮擋住的路燈等亮出來。
“消除隱患,保證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施工方理解有偏差,確實存在修枝過度的問題。”該負責人說,施工方的過度修枝讓市民有些不理解,為此,在11月11日接到反映后,市政園林所及相關部門叫停了修枝。12日,相關部門又召集施工方座談,重新確定了修枝方案。“對剩下的近30棵小葉榕,我們要求施工方降低修枝強度,盡量多留一些枝條。在消除隱患的同時,盡量保證綠化效果。”
該負責人還說,小葉榕很適合在內江生長,枝條生長快。“預計明年五六月份就可以長出直徑1厘米,長一兩米的新枝條,兩三年樹冠就可以成形。”
對于此次施工方修枝過度的問題,該負責人還表示,相關部門已批評教育施工方,下一步根據情況,還可能給予罰款等處罰。同時,市政園林部門在今后也將對行道樹給予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姚永忠 攝影報道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