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起娃娃魚 他帶上萬戶脫貧
揚子晚報訊(記者 薄云峰)11月19日,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在南京舉行。開幕式上,正大集團全球資深副董事長兼中國CEO楊小平、漢中市龍頭山水產養殖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虎、江蘇艾津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申偉等6位農業雙創明星和與會者分享了各富特色的精彩創業故事。
讓鄉親在家門口養起娃娃魚
來自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的程虎自詡是大巴山里的農村娃。當過警察,進過國企的程虎特別自豪老家山清水秀,植被茂密,河流密布的自然生態條件。24歲那年,他放棄安逸的生活,從中石油貴州銷售公司返鄉創業,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新農民。
當時老家有人靠養殖娃娃魚(又名大鯢)致了富,但更多的村民卻依靠種植普通農產品,捧著生態良好的“金飯碗”還受窮。他決定帶著村民發展大鯢養殖,創業初期缺資金,他靠股東入股的方式籌資建起大鯢繁殖基地。10年來,公司發展為養殖大鯢200余萬尾,產值過億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不到30歲,曾欠債超過200萬
程虎坦言,養殖娃娃魚與養殖鴕鳥、鱷魚等一樣,屬于特種養殖。特種養殖的市場風險大、全流程消耗養殖者的精力和時間比牛羊豬魚等普通養殖業要多得多。前幾年,娃娃魚的市場批發價從每斤100多元暴跌到40-50元。鯢苗長大收獲在即,卻受到市場價格持續走低、股東紛紛要求退股的雙重打擊。萬般無奈之下,他東拼西湊400多萬元,收購了其他股東的股份。不到30歲,他欠債就超過200萬。
為了創市場找銷路,他帶上1萬多尾鯢苗遠赴貴州找市場,由于沒有長途運輸的經驗,未到貴州,鯢苗就死去一半,100多萬元打了水漂。他的毅力和真誠,最終打動全國客商,在全國闖出銷路,不但還清全部欠款,還擴大了公司養殖規模。他透露,該公司目前已在江蘇南通進行了產品銷售,爭取早日把陜西的娃娃魚送往江蘇人的餐桌。
帶動1萬多戶脫貧致富
為了增強特種養殖業的自我修復能力和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他建成大鯢繁育池3800多個,大鯢標準化養殖池30000多平方米,冷水性魚類養殖池20000多平方米,建成了占地200多畝集大鯢養殖、產品研發加工、技術培訓、美食體驗、科普觀光等一體的大鯢產業園。
他說,農業創業要連著市場和農戶,只有帶好小農戶,才能對接大市場,大家贏才是真的贏。目前他不僅“送魚”,而且“授漁”,把大鯢苗、餌料無償提供給貧困戶,并上門進行技術指導和病害防治,養成后由公司按市場價包收包銷。對老弱病殘養不了、經濟條件差、思想觀念落后不敢養的貧困戶,聯合當地政府共同幫扶,10年來,公司帶動1萬多戶大鯢養殖戶脫貧致富,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1000余戶脫貧,助力30多個貧困村擺脫貧困。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