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村民種臍橙致富 雷波"臍橙書記"獲評"最美退役軍人"
![](http://pic.newssc.org/upload/ori/0003000000000/20191227/1577407935564.jpg)
從貧困村到小康村
這段時間,在四川省雷波縣五官鄉青杠村,金黃的“雷波臍橙”熟了,村民們都忙著采摘果子,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如今,這個曾經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目前全村臍橙種植面積1萬畝,產值達2億元以上,戶均銷售收入超過50萬元,人均銷售收入超過10萬元。
從退伍兵到“臍橙書記”
在青杠村,只要說到臍橙,還有一個不得不提起的人,那就是青杠村黨支部書記唐朝順。他是一名退役軍人,帶領村民廣種臍橙,徹底改變了青杠村的面貌。
12月24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2019年“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被譽為“臍橙書記”的唐朝順當選“最美退役軍人”。
曾經的貧困小村 外村姑娘不愿意嫁進來
眼下,正是臍橙豐收的季節,隨處可見村民在果園里摘臍橙,黃橙橙的果子裝滿了背簍,挑選、裝箱、發車,這里的臍橙被運往全國各地。
青杠村距縣城約15公里,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談起村里發展臍橙的歷史,唐朝順向記者感嘆,“那些年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這里幾乎都是亂石窩窩,沒有多少泥土,找不到一塊肥沃土地。”唐朝順說,由于氣候干燥少雨,而且地勢陡峭石頭多,村民只能種點玉米、甘蔗和紅苕,窮得“吃紅苕都不敢去皮”。
吃飯靠返糧,用錢靠救濟,住房是茅屋,青杠村里的姑娘全往外嫁,小伙子找不到媳婦。
1984年退伍返鄉,擔任村民兵連連長。村子缺水,唐朝順便號召大家找水源,幾個月后,發現離村子約7.5公里的一個大山溝里,有一股山泉水。“大家在巖石上鑿溝,在石頭里打洞,修溝渠,花了五年時間,在懸崖峭壁上硬生生地鑿出了一條水渠,才將水引到了村里。”唐朝順回憶道,經過大家的努力,村民在石灘上改出了梯田,全村實現了水稻增產增收,村民終于告別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推廣臍橙種植曾受阻 白天種晚上守,防人拔苗
“除了有飯吃,還要有錢用,過上富裕日子。”這是2002年,唐朝順當選青杠村村黨支部書記時許下的承諾。時值國家巨型水電工程溪洛渡電站動工建設,電站下閘蓄水后將淹沒雷波的臍橙主產區。唐朝順想以此為契機,開始著手謀劃重構全村臍橙產業的發展。
然而剛吃上幾年大米的村民,一聽說不種水稻種臍橙,多數人思想轉不過彎來,堅決反對。
阻力太大,村上找不到挖水溝的人,唐朝順只得從云南請了50名民工來挖溝。一些村民一看他硬要干,就支使家中老人躺在開挖的水溝中不準施工;一些村民白天把臍橙苗栽下去,晚上又偷偷拔掉,說被小偷盜了。唐朝順只得帶著村組干部白天組織村民栽種臍橙,晚上再連夜值守,向村民做思想工作。
怎樣才能讓村民愿意種,樂于種?唐朝順決定帶頭成立臍橙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為村民協調貸款,與臍橙種植戶簽訂協議:合作社承諾以每公斤8元的價格收購全部臍橙。當時,大米在當地的市價僅為每公斤1元多。
“第一年我在西昌租了8個門市專賣雷波臍橙,不愁賣。”唐朝順回憶,臍橙的價格遠遠高于稻子,而且不愁銷路。于是反對的人越來越少,種臍橙的人越來越多了。為了推廣雷波臍橙,他還到西昌、成都、昆明、重慶建專賣店,還請電視臺做宣傳片。同時,他還聘請省農業廳、省農科院以及州農業局的知名果樹專家來指導,推進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種植。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及各部門的支持和推廣下,“雷波臍橙”品牌越來越響。
苦干實干造就小康村 他獲評“最美退役軍人”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青杠村臍橙種植面積1萬畝、投產6000畝,是雷波縣臍橙的最大產區。2018年臍橙產量達3000萬斤,引進水果銷售企業和電商122家,微商1000余個,產值達2億元以上。全村7個村民小組384戶1603人,戶均銷售收入超過50萬元,人均銷售收入超過10萬元。
如今,青杠村已發展成涼山州有名的小康村。“今年臍橙的價格還不錯,最近批發價大概8元每斤。”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現在家家戶戶都種臍橙,他家今年的收入預計超過50萬元。
12月24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2019年“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評選出19位“最美退役軍人”和一個“最美退役軍人”集體,唐朝順當選為“最美退役軍人”,是四川唯一獲此殊榮者。“守初心勇擔當,脫貧路上我要再次展示軍人風采。”12月24日的發布儀式上,唐朝順這樣說道。
這幾天,唐朝順一邊忙著指導村民采收,一邊打電話聯系客商。“我們要趕在春節前,把村里的臍橙賣完。”唐朝順告訴記者,獲評“最美退役軍人”,這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他說,下一步,準備以鄉村振興為契機,走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讓青杠村發展成為一個具有標桿效應的旅游新村。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道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