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離世,生前軌跡讓人唏噓:人生常態是無常!
01
看到一條令人痛心的新聞:
北京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因病情惡化呼吸功能衰竭,于1月27日搶救無效死亡。
讓人唏噓的同時,他生前最后的人生軌跡也被曝光。
他叫楊軍,是一位能源老兵,勤奮的職業經理人,供職于上海電氣集團。
在1月22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之前,他一個星期內輾轉四地出差:
1月8日至12日赴武漢出差;
13日上午在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參加會議;
13日下午前往鄭州出差;
15日由鄭州前往北京出差……
最后在北京被新型冠狀病毒攔住了奔波的腳步。
1月20日,他還參加了人大附中高三女兒的家長會。幸好人大附中通報,目前為止并未發現其他家長與學生感染的現象。
楊軍確診后,有位朋友和他聯絡。他還安慰朋友說,相信自己會慢慢好起來。但沒想到,確診五天后就病逝。
得知噩耗后,身邊的朋友幾乎都不敢相信。
在他們眼中,今年50歲的楊軍,根本就不屬于易感染人群。他生活積極健康,工作上進、為人仗義。
這些從他的朋友圈里就能看出端倪:
2019年12月31日晚,楊軍在朋友圈里發了張在北京南站乘火車的照片,并配文稱“總在不斷進取的路上”;
他還作了首三言詩《致謝2019》為過去告別。詩云:“聽蟬叫,落日笑。塵寂寥,尚古道。西風搖,寒未了。曲愁擾,鴻圖耀。”
2020新年的第一天,他在北京某運動場發文稱:“操場跑道。動起來,不負韶華。”
而他生前發的最后一條朋友圈,是1月6日,北京的第一場初雪。
他賦七絕一首,名為《桃花雪》:“平凡如初夜飄雪,酒色財氣道守安。桃花戀欲墜青云,終將又愛濟千帆。”
楊軍的微信簽名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法于陰陽,和于術數”。
該語句源自《黃帝內經》,意思就是人要順從自然規律生活。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病魔面前一樣渺小如斯。
就在楊軍病逝的當天中午,上海電氣集團的相關人員還和他取得聯系,他說自己已在康復中。誰知,晚間就接到了他病逝的消息。
電影《塵土》中有這樣一句話:
日復一日,我的故事似乎永遠在醞釀中,生活如此,只一如這個城市的蒼白。
我相信,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他精彩的故事,可怕的是,死的時候要將它連同行將腐爛的軀殼一同埋入塵土。
在病毒面前,我們又再一次讀懂了那句話:人生起落是無常。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衣食無憂,覺得歲月漫長可以為所欲為。
開始對自然少了敬畏,對生靈少了尊重,感覺無所不能無所不為,卻忘了天災和人禍就像身邊的定時炸彈,一不小心就會引火燒身。
人生最沒有意義的命題,是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人生最大的騙局,是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02
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2020的開篇,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心酸: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美國乙型流感、東非蝗災、 土耳其地震、科比去世、阿富汗墜機……
感覺2020年的所有重大新聞,僅用一個月就播完了,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21歲的武漢大學生小金,是上海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1月22日,她被收治在定點醫院里,目前情況穩定。
小金15日從武漢返回上海,17日早上有點發熱,看了新聞后,心想自己總不會這么倒霉,在吃了點感冒藥后,熱度消退了。
可熱度下降后,頭疼的癥狀并沒有緩解。
家人不放心,21日晚上就把她送到附近的醫院就診,結果一進去就被隔離了。第二天凌晨,疾控中心就確診她換上了新型肺炎。
小金說,當時她非常害怕,對未知的恐懼讓她不禁哭了出來。“我怎么都沒想到會輪到自己。”
現在回想起來,小金說,可能是在武漢做兼職時被感染的:
我的學校離武漢市中心很遠,在洪山區,我也沒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之前周圍的同學也沒有類似癥狀。
現在回想起來, 我一直在學校附近的快餐店兼職打工,考完試后并沒有馬上回上海,可能是兼職的那段時間被感染上的。
小金被確診后,第一時間告知了學校的班主任,同學們現在都知道她被隔離了。但慶幸的是,周圍同學還沒有被感染的病例。
還有前不久官方通報的新型肺炎第二例死亡患者熊某,是華南海鮮市場海鮮店的老板。
他的店鋪在東區六街六號,主營基圍蝦,街坊都叫他“六六”。
雖然熊某的生意在東區,但他住在西區。而華南市場西區是這次肺炎疫情的重災區。
旁邊的住戶聽到他病逝的消息,都感到惋惜。
在他們眼里,今年69歲的熊某,個子不高,看起來很精干,說話聲音洪亮,每天的生活軌跡也非常固定:
凌晨三四點在海鮮市場配貨,忙到八九點就閑下來,穿過海鮮市場東區北側的出口,來到一家食雜店門口下象棋。
據官方通報,1月15日00:45,熊某因搶救無效死亡。
《大般涅盤經》中說:“世間空苦,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意思就是,人的一生正如一年四季更迭、季季不同,一生悲歡離合、樣樣嘗盡。
世上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人生路上更多的是無力和無解,時光匆匆,世事無常。
科比生前曾說:“我接受死亡,如果與之對抗,內心會一直掙扎,我接受生命的有限。”
雖然科比走了,但他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了無限的精彩,用41年的時間活出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你我皆凡人,命運不可測。
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在這長短不一的人生中,把每一分每一秒活得無比豐盛才是人生的最優解。
最溫暖的是時光,最短暫的是時光,最無情最殘酷的也是時光。
就像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里寫的那樣:
每個人的心里,有多么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里寫著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
愿你我都能在這個無常的世界里,安穩的活著。做你想去做的事,愛你想去愛的人。
03
人生無常,每一次告別我們都要用盡全力。
當著名主持人李詠病逝的消息從地球另一邊傳來時,國人一片嘩然。
而在所有人的哀悼與懷念中,李詠妻子哈文的一件小事讓我動容:
李詠在國外接受治療期間,哈文幾乎每天都會發一條動態,內容只有兩個字:早安!
直到李詠去世,哈文才用“永失我愛”看似簡單的四個字,為這段時光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事后,有媒體統計,在李詠抗癌的17個月里,哈文共發了551個“早安”。
這551個“早安”的背后,是每天醒來看到愛人還在身邊的感謝與滿足;
這551個“早安”的背后,是提醒自己人有生老病死的警醒與自勉;
這551個“早安”的背后,是每天向你問一句好,也每天向你道一次別。
哈文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來,她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和自己的愛人好好道別。
當他閉上眼睛的那一天,她希望是沒有遺憾的。
詩人北島說:人生就是個接送。接的時候,歡歡喜喜,送的時候,悲悲戚戚。
在悲歡離合的路上,告別,是我們最不愿面對、最束手無策的一件事。
美國小說家雷蒙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