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產后月子  分娩方式

花錢買“內部信息”填報高考志愿靠譜嗎?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7-0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花錢買“內部信息”填報高考志愿靠譜嗎?

  專家提醒考生和家長應保持理性,報考信息須查詢權威來源

  這幾天,各地正在填報高考志愿。在考生和家長為如何填好志愿傷腦筋的時候,高考志愿填報輔導市場熱了起來。線上智能填報APP、線下一對一輔導,收費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

  專業人士提醒,考生和家長在購買咨詢服務時應保持理性,報考數據必須查詢權威來源,不能迷信“高收費志愿填報指導專家”和“內部信息”。

  有機構聲稱能提供“內部信息”

  6月23日,記者以“高考志愿”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手機中相關的APP數量超過了50個。記者下載了其中3款評分較高的APP。

  這3款軟件操作方法大致相同,用手機號碼進行注冊,填寫所在省份、高考分數、排名等相關信息后,軟件會智能推薦沖刺院校、適中院校和保底院校三種層次的相關院校。匹配院校數量從100~400多所不等,不過,想要獲取全部的院校信息則需要付費,金額從298~398元不等。

  在線下,《工人日報》記者撥通了一家志愿填報輔導機構的電話,客服告訴記者,這幾天的咨詢電話很忙。她向記者推薦了線上的一對一填報輔導服務,普通老師收費為980元,名師則需要2980元。

  這位客服介紹,首先在線上填寫信息,交費后,專家會電話聯系家長,提供半小時左右的咨詢服務,隨后平臺會生成一份志愿草表。這位客服承諾,他們的服務“從不掉檔”,但是也強調“沒有完美的選擇”。

  另一家志愿填報輔導機構的一對一服務收費更高。在網站的宣傳頁上,記者看到,普通本科的報考方案價位有59800元和19800元兩種。這家機構的客服承諾,機構會和家長簽訂協議,沒有錄取,全額退款。

  為什么收費如此高?客服回答說,機構師資全是20年一線招生管理經驗的專家,能夠提供“內部信息”,不過這些都需要面談。

  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已實施多年

  為什么考生和家長手里有了教育部門發放的報考指南,還是要求助于APP和輔導機構呢?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稱,很多學生和家長在考前往往只關注如何“考好”,對院校、專業、志愿填報規則等并不了解,加上處理報考院校的歷年數據,工作量較大,對于如何“填好”志愿,一些學生和家長心里沒底。

  實際上,商業機構所使用的大數據其實都是公開數據,是在各地的教育考試院網站等公開渠道上可以查到的信息。機構只是對數據進行了梳理、篩選和整合。

  記者梳理高考志愿填報服務的收費項目發現,APP和輔導機構除了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主要的賣點集中在一對一輔導和“內部信息”。特別是一些機構聲稱能提供不對外公開的“內部信息”,成為一些家長愿意付高價的原因。

  熊丙奇認為,并不存在所謂的“內部信息”。機構不可能準確掌握考生的志愿填報走向,機構作出的“不掉檔”承諾類似于公務員包過班、考研包過班,其實是在賺概率的錢,他提醒學生和家長保持理性。

  他表示,高考志愿填報輔導屬于新興市場服務,目前還缺乏規范。一些機構賺快錢、夸大服務效果很容易導致行業失序,高價輔導某種程度上正是利用了學生和家長焦慮情緒。

  北京一所985高校外語學院招生辦的老師郭云(化名)向記者表示,現在,學校每天都能接到學生和家長的咨詢電話,他們一般會按照高分考生吸引,低分考生鼓勵的原則進行解答,學校并不存在“內部信息”。“分數線是考生們踩出來的”,錄取分數線的最終形成存在很多偶然因素,招辦也無法進行判斷。

  近日,教育、網信、公安三部門發布高考關于錄取的謠言和防范提醒。文中明確,教育部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已經多年,招生政策、錄取結果都在陽光下主動接受監督,不要聽信走所謂“內部渠道”的捷徑,所有招生信息查詢和錄取均不向考生和家長收取任何費用。文中還用具體案例說明,不能迷信“高收費志愿填報指導專家”和“特殊渠道”。

  如何科學填報志愿?

  那么,考生應該如何科學填報志愿呢?

  熊丙奇建議把握好四個原則。一是實力原則,用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定位自己的實力;二是興趣原則,在符合實力的院校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三是政策原則,根據本省高考錄取政策和志愿填報規則進行填報;四是長遠原則,選大學、選專業和未來的學業發展相結合。

  郭云同時強調了全省排名的重要性。在她看來,考慮目標院校時,首先要看分數在全省的排名,其次是看往年目標院校錄取分數線高出一本、二本錄取線的分差,最后再看錄取分數。平行志愿之間要拉開層次,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思路進行填報。

  她建議,考生和家長不要迷信所謂的“內部信息”和填報輔導,要結合自身情況,將學校、城市、專業進行排序,綜合作出選擇。對于選擇專業,她認為考生不必過分焦慮,現在很多綜合類高校都是大類招生,重基礎、寬口徑,學生先招進來,然后大二再分具體專業。她同時提醒考生,不要一心報考熱門專業,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科學填報。(記者 王維硯)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