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產后月子  分娩方式

到內地創業的“水土不服” 竟讓一個大賽“治”好了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7-09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每周頻繁往返于香港和佛山,已成為香港人袁錫鴻的工作常態。“這可能是公司近10年來最好的發展機遇。”袁錫鴻由衷地說。機遇來源于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以下簡稱港澳臺賽)。兩年前,憑借LED柔性屏項目,袁錫鴻獲得該大賽的行業賽一等獎。之后,在大賽組委會牽線搭橋下,去年至今,他先后在佛山成立了兩家公司,把事業重心從歐美轉向內地。

  和袁錫鴻一樣,以港澳臺賽為起點,搭上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峽兩岸的政策紅利“快車”,選擇到內地創業的港澳臺創業者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0個港澳臺項目通過港澳臺賽在廣東落地生根。

  “大賽已走出了傳統辦賽的老路,通過借助專業的市場化服務,致力于完善賽前、賽中、賽后整個鏈條的服務體系,成為了連接港澳臺地區創新要素的綜合型平臺。”大賽組委會秘書長夏雷說。

  貼心服務 讓港澳臺項目落地廣東

  袁錫鴻專注研發柔性LED屏已有10多年了。薄如蟬翼、透明的全柔性LED屏可任意彎曲成各種形狀,諸如波浪形、螺旋形,還能剪裁成三角形屏幕,組成金字塔。“柔性LED屏最大的特點是可貼在玻璃墻、魚缸等上面。”據他介紹,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就使用了他們公司產品。

  因對內地政策、市場不了解,袁錫鴻對進入內地發展一直顧慮重重,盡管他的產品在歐美等國際市場上已占有一席之地。

  但這一切因他參加了港澳臺賽而改變。2017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袁錫鴻參加了港澳臺賽。參賽期間,他參加了大賽組委會組織的政府創業政策解讀、創業輔導、走進內地園區等一系列活動,讓他對內地政策、市場有了全新認識。大賽結束后,他打消顧慮,在佛山成立了新公司。公司落地不到半年,組委會還幫他對接上了世界500強企業——碧桂園集團,并展開深度合作。

  和袁錫鴻一樣的創業者還有很多。

  “終于走出來了。”不久前,今年港澳臺賽臺灣宣講會暨“點亮創業之星、走向全世界”兩岸青創論壇在臺北舉行。宣講會上,臺灣創業者、深圳小綠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綠草)董事長李經康感嘆道。

  李經康曾憑借自主研發的“自拍機器人”一舉奪得第五屆港澳臺賽總冠軍。這款“自拍機器人”可提前用APP記錄拍攝人的臉,隨后手機和自拍桿就能自動識別并追蹤,實現“自拍離開手”的功能。賽后,經大賽組委會的引薦和對接,他進駐深圳賽格眾創空間,并成立了公司。目前,小綠草估值達上億元人民幣。

  大賽舉辦5屆以來,已匯聚了近2400個創新創業項目,組織近1200支港澳臺團隊到廣東考察市場,拉動銀行及社會投資20多億元,聯合粵港澳臺70多家創業服務機構、產業園區和孵化器,170多家社會投資機構服務大賽項目,逐步構建了一個覆蓋粵港澳臺的創新賽事平臺。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0個港澳臺項目在廣東生根發芽。

  搭建平臺 將企業所需與產業資源匹配

  去年大賽結束后,臺灣創業青年陳光中博士參加了大賽組委會組織的“臺灣創業青年廣東行”,走訪廣州、深圳、惠州、東莞等地市的孵化器、創新園區等。該活動有近百名臺灣創業青年參加。

  “10年前,臺灣伙伴想到內地創業,身邊的長輩‘告誡’他,內地經濟不發達、市場環境惡劣等情況。如果我今天不親自走走、親眼看看,根本不會知道內地充滿了發展機遇。”陳光中感慨道。

  陳光中的切身感受和體驗,得益于大賽組委會聚合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創新組織資源,搭建了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每年大賽啟動前夕,是大賽組委會最為忙碌的日子。他們走進臺灣、香港、澳門等地,了解參賽企業真實所需,并把之與內地產業資源進行匹配,不斷加入新的創新資源。

  “很多臺灣人對內地并不熟悉,通過大賽平臺,一方面可讓創業者了解到內地的發展環境,從而促進兩地創業者認識交流;另一方面可把不同資源聚集、配置在一起,幫助創業者成長。”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秘書長林琦翔來自臺灣,他在內地生活、發展逾十年,也是港澳臺賽組委會的成員之一。

  林琦翔常說,創業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高成長的“三高”活動,扶持創業需要有情懷。港澳臺賽作為一個資源匯聚的平臺,在賽事開展的同時積極豐富并完善大賽服務,努力構建“賽事+產業+服務”的服務鏈條;通過打造“深耕實業”+“創業投資”的模式,吸引創投界知名機構及投資人加入,形成一手“實業”、一手“資本”的幫扶體系;梳理整合廣東省各地市產業園區、9個海峽兩岸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和示范點等多方資源,為賽事項目落地廣東做好基礎工作;根據參賽企業創業所需,針對性提供匹配服務,推進項目和市場、服務緊密融合。

  自去年起,港澳臺賽取消了團隊組,只面向企業征集項目。“因為相比于團隊,企業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產品和運營模式,不需要經歷艱難的起步階段,節省孵化到落地對接的過程。”大賽組委會執行秘書長龔雪說。

  創新模式 大賽服務的“犄角”不斷延伸

  面對港澳地區創業項目急需的產業資源,如何幫其對接呢?

  2017年,大賽組委會推出“命題挑戰賽”:即面向有轉型升級需求及難題的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大賽平臺提出項目合作或技術需求并配套定向懸賞獎金,向社會和所有參賽團隊征集解決方案。“這是‘大手拉小手’、精準對接市場和技術的創新做法。我們不設參賽門檻,只要有能力,誰都能來揭榜應標。”夏雷表示。

  在內地,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藍環境)正被污水處理技術跟不上企業發展的問題所困擾,破局的鑰匙在于技術。

  去年,瀚藍環境通過港澳臺賽公開發布了6項技術命題。參賽項目之一、來自臺灣的青凈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青凈光能)所研發的復合式高級氧化技術,可快速有效地大規模分解和降解有機污染物,分解時間由原來的7—10天縮短到1天以內,水循環利用率提高到4次以上。憑借先進技術,其成功揭榜,最終和瀚藍環境達成意向性合作。

  “精準、高效”夏雷如是形容“命題挑戰賽”形式。他認為,這種模式不僅破解了小團隊進入市場難的困局,也解決了大企業技術難題。目前,已經有包括海爾、中興、三星等200多家企業通過大賽發布命題。嘗到甜頭的瀚藍環境,今年還將繼續發布挑戰賽命題。

  隨著國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雙創升級,在大賽連續成功舉辦了5屆的基礎上,港澳臺賽的模式也持續升級中,“服務”的犄角不斷延伸,著力打造港澳臺賽2.0升級版。

  去年,大賽組委會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臺辦、廣東省港澳辦、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等多個部門的共同見證下,發起成立了“粵港澳臺協同創新中心”,旨在深入挖掘和對接粵港澳臺四地資源。今年6月,該中心舉行了首場科技成果推介會暨大企業命題發布會,有多個港澳臺項目和廣東本地的孵化器、投資人和金融機構前來參加。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即將舉行的本屆大賽將同時在佛山、江門、惠州等地舉辦行業賽。一方面,相關行業的港澳臺項目到各地市參賽、考察市場,能全面了解各地市產業環境和配套;另一方面,地方則會加大招商和扶持力度,吸引項目落地轉化發展,實現雙贏。

  夏雷表示,大賽將深入挖掘各地市的產業資源、龍頭企業需求,讓港澳臺創業者通過賽事將優秀的項目和技術帶到廣東,在自身取得成功的同時,也為廣東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力量。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