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千企技改”培育行業“小巨人”
乘著技術改造的東風,廣西工業企業向行業“小巨人”快速進發。
近日,廣西出臺《廣西“千企技改”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推動全區工業企業采用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模式實施技術改造,加快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和新興產業倍增發展,力爭2019年開展技術改造的工業企業超過1000家,培育發展一批行業“小巨人”、單項冠軍和高成長性企業,有力支撐全區實現工業投資增長8%—10%、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的發展目標。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硬支撐和頂梁柱,穩增長首先要穩工業,穩工業必須要穩投資,穩投資關鍵要抓技改。”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巡視員彭健銘表示。
以高成長性企業技術改造為重點
技術改造是促進現有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途徑。
2019年廣西《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千企技改’工程,培育更多行業‘小巨人’”,并以此作為貫徹落實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推進工業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工業創新綠色高效發展的重要舉措。
彭健銘表示,當前,廣西工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無論對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形勢,還是對比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廣西都還存在很大差距。與此同時,全區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緩慢,新舊動能轉換不暢。
為此,《方案》提出,以高成長性企業技術改造為重點,推動全區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實施技術改造,培育一批發展速度快、產品質量優、經濟效益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一批產品技術優勢突出、在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領先的行業“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加快培育新動能,推動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千企技改”工程為何以高成長性企業為重點?“高成長性企業具有技術先進、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快速增長等特點,扶持中小企業更好更快地成長為高成長性企業,對擴大工業經濟總量、提升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我們在推進技術改造時,優先支持改造后企業年度工業總產值較改造前預期增長15%以上,或改造后可新增成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項目。”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小企業處副處長言東方說。
《方案》還明確,支持企業實施補鏈補線、擴大先進產能、提升工藝裝備、推進智能制造、加快綠色改造等五大方向的技術改造。
“‘千企技改’工程將實施補鏈補線作為技術改造重點之一,例如,汽車產業集群乘用車產業鏈方面,主要支持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發展傳動軸、蓄電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驅動橋系統、雨刮器、渦輪增壓機、壓縮機等零部件產品,實現本地化生產和提升技術水平及規模,推動廣西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和聚集度。”彭健銘說。
納入“千企技改”工程項目需具備5項條件
2019年,廣西力爭開展技術改造的工業企業超過1000家。哪些項目可以納入“千企技改”工程?
《方案》提出,項目應具備5項條件,即實施企業屬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實施技術改造后可上規的小型工業企業;項目符合相關產業政策、發展規劃;項目符合自治區12大產業集群的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0萬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后形成產值、稅收等明顯新增效益。
從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到優化技術改造資金扶持,從拓寬技術改造融資渠道到協調保障項目用地,從深化技術改造審批改革到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方案》還明確了推進“千企技改”的六大措施。
在優化技術改造資金扶持方面,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投資處副處長柯梅表示,自治區將實施技術改造設備投資補助,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產出效益好的“千企技改”工程項目結合其先進性、設備投資分類分檔予以支持。
“例如,對設備投資1億元(含)以上項目,屬先進性項目給予不超過300萬元補助,屬一般性項目給予不超過250萬元補助。同時,對同一類型的項目,又按設備投資規模500萬元至1億元分4檔給予支持,鼓勵企業實施規模化技術改造,對設備投資額大的項目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柯梅說。
而在深化技術改造審批改革方面,柯梅表示,將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廣西工業企業“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方式改革的通知》有關規定,對廣西工業企業在不新增建設用地前提下實施的技術改造項目(包含技改擴能、改建、單純購置等技術改造項目類型),實行審批目錄清單管理,由自治區相關主管部門分別就項目立項等提出“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目錄清單,對不涉及審批目錄清單的“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不再審批,實行承諾驗收制。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