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召開“快UP·融媒大會” 釋放媒體私域流量紅利
移動互聯網時代,媒體機構原有的“廣告+發行”模式面臨更迭與轉型,如何讓媒體在短視頻的浪潮中抓住紅利,形成優質內容和商業的良性循環,開啟媒體轉型升級的融媒體新時代?
7月13日,由快手大數據研究院主辦的“快UP·融媒大會”在京召開,并正式發布“媒體號UP計劃”, 探索媒體私域流量的商業化可能。憑借穩定、變現可控的“私域流量”,快手為媒體機構提供了擁抱短視頻社交風口的新機遇。在活動現場,快手商業副總裁嚴強表示,快手商業為媒體號變現設立了小目標:未來一年,為至少1000個媒體號打通商業模式、給予媒體廣告收入的全額分成。
老鐵經濟釋放私域價值
作為優質的內容生產者,媒體能夠獲得的流量和曝光量更多依賴于傳統上公域流量的分發方式,如果公域流量不穩定,將對媒體的流量產生很大影響。
而快手本質上就是兼具社交屬性和媒體屬性的平臺,公平和普惠也是快手一直以來堅持的宗旨。因此,平臺從產品設計源頭上就傾向于內容創作者,有利于激發私域流量。媒體機構只要能夠生產出好的內容,不斷沉淀和積累自己的“私域財富”,就有機會被推薦給更多的人看到。同時,快手強交互、高粘性、信任感的內容生態下的“老鐵經濟”為媒體創作者帶來更加多元的變現路徑。
僅在內測期間,部分媒體通過入駐快手平臺,已經獲得了不錯的回報。有的TV垂直頻道僅入駐快手兩周,日均收入增速就達到24%;另外一家地方媒體入駐不久,單日最高收入突破19000元。
作為短視頻社交的引領者,強社交沉淀的老鐵關系、原生內容成為快手商業“肥沃”的土壤。借助“媒體號UP計劃”計劃的發布,快手商業為創作者展示了可行的變現途徑,這無疑為媒體號內容變現帶來無限可能。
四重保護為媒體負責到底
通過內容分級、廣告內容、廣告質量和用戶體驗四重保護,快手商業將全方位扶持媒體號生長。
在現行廣告審核基礎上,快手商業將針對媒體號廣告進行更嚴格的內容保護。快手商業給予用戶隨時關閉廣告的權利,在實現用戶體驗保護的同時,讓媒體號內容的曝光量不受任何影響。
擔心自己不會運營?快手商業為媒體號提供專屬服務通道。除此之外,快手商業還有一系列的支持計劃,在媒體號運營不同階段提供專業支持與建議,為媒體號商業化持續增長保駕護航。
媒體激勵激發私域紅利
快手推出“媒體號UP計劃”,開放短視頻“私域流量”紅利,改變了媒體內容變現方式。入駐快手媒體號,媒體機構只需專注于內容創作,不用把精力放在拍攝廣告、客戶拓展上,快手平臺系統會自動根據媒體與內容屬性,在日常作品播放完畢后添加廣告,并以綜合效果評估為媒體分成。
相比商業內容創作者,媒體承擔著更多社會責任,商業化時需要更多考慮公眾的感受。快手商業通過流量、分成、運營等全方位支持,助力媒體號創作者實現內容變現,讓媒體不用再為內容商業變現犯愁,更不用擔心內容和商業、體驗的不平衡。
與此同時,快手商業也為媒體號變現設立了小目標:未來一年,為至少1000個媒體號打通商業模式、給予媒體廣告收入的全額分成。
移動互聯網時代,媒體如何借力短視頻社交“私域流量”實現融媒體轉型升級成為亟需解決的難題。未來,快手將進一步探索商業的邊界,進一步探索“私域+公域”流量的雙重變現路徑、公益廣告合作計劃等商業模式。從眼下的媒體商業化之路開始,快手商業在逐步開啟私域流量“富礦”的大門。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