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將建設全市統一涉企大數據中心
佛山市智慧市場監管工作啟動
將建設全市統一涉企大數據中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高敏華 通訊員郭子寧)昨日,佛山市市場監管局在高明召開佛山市市場監管系統智慧監管工作現場會,正式啟動佛山市智慧市場監管工作。據悉,佛山市將建設健全全市統一的涉企大數據中心,推動市場監管領域實現綜合監管、智慧監管。
創新:
“一支隊伍進門”綜合監管
在高明,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拿出手機,通過“移動監管助手”,通過“一拍、一圖、一表”。一拍,指通過拍攝營業執照,即可智能識別市場監管證、照信息;“一圖”,指內置電子地圖,隨時查看、標注市場主體位置及分布情況;“一表”,指現場完成電子化《現場檢查表單》的檢查事項勾選、錄入操作功能,就能通過互聯網清晰辨別商戶情況。
“之前,發現‘一個單位多批人馬、多次上門’的問題后,我們逐步完善‘一支隊伍進門’的綜合監管方式,爭取做到‘一次上門、全面體檢’,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檢查次數,降低了市場主體的負擔!备呙鲄^市場監管局局長臧繼炎介紹說,一種是“最高級別”模式,主體屬誰誰監管、監管級別誰高誰監管,如對藥店的監管就是藥械科,與其經營相關的信用、食品、保化都由藥械稅負責。此外還在探索“全科醫生”的綜合檢查模式,即培訓大家能開展全局職責的綜合檢查,任抽一組人員,都能檢查市場主體所有事項。另一種是“最全檢查”模式。即一個科室或分局在智慧市場監管信息化平臺發起檢查計劃,多個關聯科室在系統響應,并集中行動、一起上門。例如,食品生產科抽到一家食品生產企業,除了檢查其產品本身的食品安全外,相關聯的登記事項、食堂食品、特種設備安全以及商標廣告、格式條款、知識產權、質量管理等事項,都由相關科室進行檢查或服務,多維度掃描,起到全面規范、整體提升的作用。
智慧:一個平臺管全程
互聯網+技術已經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場監管也不例外。高明區市場監管局以“一個平臺管全程”為目標,建成全省首個突出業務融合、以綜合監管為核心的智慧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并配套出臺系列管理辦法,實現了對大市場監管領域的全覆蓋、全鏈條、全品種、全陽光。
臧繼炎介紹說,“智慧市場監管信息化平臺”是以原有的“佛山市市場監管信息化服務平臺”為基礎,進行功能模塊、應用方式的創新。即市場主體的登記成立、監督檢查、服務指導、風險管理、注銷推出的全生命周期監管,都通過平臺來實現,大市場監管領域各條業務線的監管業務都通過平臺來完成。為實現這個目標,借助互聯網信息互聯互通的特點,打破不同業務系統的信息孤島及業務壁壘,建立了全區動態更新的大市場基礎數據庫,把監管服務對象有多少、在哪里、由誰管、怎么管、管什么、進行明確,并根據系統的對接,定期進行動態更新,其中商事主體數據實現了自動導入和更新。不僅如此,平臺還開發了問題隱患庫模塊,通過串起市場監管風險鏈、責任鏈,保證市場主體生命周期內監管的完全閉環;開發了統計分析模塊,運用“大數據”,對匯集的海量監管數據進行智能融合、梳理,分析預測趨勢,挖掘數據的價值,為風險管理、制訂監管計劃、調查研究提供智慧支撐。
未來:
搭建涉企數據共享網絡
現場會上,佛山市智慧市場監管工作正式啟動。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葉奕茂表示,高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實踐經驗,梳理清楚了“管什么,怎樣管,怎樣管得好三個問題。接下來將在全市推廣高明模式,通過大數據風險管理,實現綜合監管、精準監管!
據了解,佛山市將建設健全全市統一的涉企大數據中心。佛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統建的佛山市市場監管服務信息化平臺目前已經歸集到90個部門含登記、許可、日常監管、行政處罰、投訴舉報、訴訟等涉企數據1.24億條,并按“一戶一檔”原則歸集到全市75萬戶市場主體名下,全市涉企數據歸集的工作機制逐漸成熟。下一步,市市監局要以市市場監管服務信息化平臺為基礎,不斷健全全市統一的涉企大數據中心建設。一是匯聚市場監管系統內部各板塊涉企數據,要以市場主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一檔”,將原工商、質監、食藥監、價監、知識產權的涉企數據匯集。二是匯集政府各有關部門的涉企數據,要通過建章立制、制定標準、打通渠道等手段,讓全市各有關部門的涉企數據形成規范匯集。三是搭建涉企數據共享網絡,要和政府各有關部門打通涉企數據共享渠道,要和省有關部門、各區政府打通涉企數據共享渠道,要和社會群眾、各有關單位打通涉企數據共享渠道。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