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勇談中國5G建設:開放合作、完備產業鏈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楊程晨)“我們的產業鏈不齊全,華為一家企業不可能做中國所有產業鏈的事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在23日發布的第七期“委員講堂”上表示。
他在回答5G建設是否會形成新一輪“軍備競賽”的有關提問時說,各國5G的使用必然離不開原來遺留的網絡,英國已宣布使用華為設備,日韓運營商同樣將繼續使用。全球目前做5G的企業僅四家,華為性價比優勢明顯。
另一方面張云勇也認為,美國對華為的封鎖給中國上了生動的一課,華為只有18萬研發人員,芯片研發領域不可能面面俱到。中國半導體自給率低,芯片設計長期被先進國家和廠商控制。中國芯片年均采購量中一半來源于美國,目前一方面要開放合作,另一方面要完備自身產業鏈。
他預判封鎖的時間“不會太長”。美國高通接近60%的芯片賣給中國,現在的高通比華為還急。其他芯片廠家是一樣的態度,積極地“跟華為生產、交付芯片”。
“5G真的促進經濟發展,賦能的GDP未來可占據半壁江山,成為國家(經濟)增長動力。”這位信息通信領域資深專家講演時說,全球幾大熱點區域均在緊鑼密鼓地建設5G,包括美國的Verizon公司今年發布資費套餐,韓國三家運營商在數月內發展了100萬用戶,日本稱在東京奧運會后發牌。
今年6月6日,中國工信部發放了5G商用牌照。他指出,中國同樣處于5G建設的第一梯隊,5G頻率覆蓋所有優質頻段,為世界最優。反觀美國主要聚焦于28G的毫米波理論上不具備頻率資源,特朗普所說“繞開5G直接做6G”是無稽之談。
對于大眾關心的5G手機問題,張云勇介紹,4G到5G,手機號碼、手機卡可以不換,但是手機一定要換。第一批5G手機僅有高檔機型,價格大致在8000元人民幣左右。預測到2022年,大概一半用戶使用5G手機、另一半使用4G手機,高中低端型手機將琳瑯滿目。
“委員講堂”節目由全國政協辦公廳制作,于全國政協官網等平臺播出。(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