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短視頻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云中漫筆)
“今天,你‘短視頻’了嗎?”隨手刷一刷手機,看一看更新的短視頻,已成為當代青少年的一種生活方式。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這些“原住民”來說,短視頻這一碎片化信息的新載體,已經深深浸潤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暗皖^族”越來越多,且逐漸低齡化。
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而《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短視頻忠實用戶中,30歲以下群體占比接近七成,在校學生群體占將近四成。
一方面,短視頻內容豐富多彩,卻符合注意力法則,短短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能使用戶獲取新信息,滿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當下,青少年不僅是觀眾,還是短視頻內容的生產者,其自我表達和即時社交的需求得到了滿足。
同時應注意到的是,一些短視頻內容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對是非分辨能力相對較弱的未成年人產生了不良示范和影響。此外,不少短視頻平臺能自動切換內容,且根據算法按用戶偏好推送內容,部分時間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未成年人會沉迷其中,在不經意間浪費大量時間。共青團中央2018年5月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20%的青少年表示“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每天看幾次”的比例也接近10%。
今年年初,國家網信辦指導并組織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并于6月在全國主要網絡短視頻平臺全面推廣。對選擇“青少年模式”的用戶,平臺將限制其使用時段、在線時長、觀看內容及服務功能等。
但是,以技術手段為核心的防沉迷系統仍有漏洞!扒嗌倌昴J健钡膯佣嘈枳灾鬟x擇。另外,一些小的短視頻平臺未被納入系統的覆蓋范圍之內,一些有劣質內容的短視頻成為監管死角的“漏網之魚”。
其實,短視頻并非洪水猛獸。平臺、家長、學校及監管部門要打好配合戰,讓短視頻成為青少年快速獲取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健康休閑娛樂的良師益友。首先,平臺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同時加強人工內容審核,為青少年屏蔽不良內容,推送優質作品。其次,家庭和學校要培養青少年的時間管理觀念,幫助孩子提高甄別、屏蔽不良短視頻內容的能力。尤其是部分沉迷于短視頻的家長,更要改變自身習慣,以身作則,樹立正面榜樣。最后,監管部門要規范短視頻行業發展,遏制其野蠻生長。對一些違反法律法規的短視頻平臺應堅決整治,為行業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大環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