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流程機器人 企業智能化升級新賽點
2019 年7月 26 日,業界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達觀數據在北京召開“達道至簡”為主題的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國內首款自主研發集OCR(光學字符識別)與 NLP(自然語言處理)于一體的達觀智能RPA,突破了傳統 RPA無法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源問題,例如圖片驗證碼識別,證件識別,紙質文檔識別,合同抽取,財務報表抽取,報告生成等業務需求,延伸了企業自動化鏈條。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即以機器人作為虛擬勞動力,讓計算機學習和模仿人類處理任務的步驟,代替人完成重復性的業務操作,如從業務系統或網站中自動提取數據、分析處理、生成文件和報告等工作流程。
RPA作為一種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國外市場上已進入大規模發展應用。在全球著名信息技術分析機構Gartner發布的2019年Q1軟件市場數據報告中顯示,全球軟件市場中RPA以75.6%的增幅速度增長,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企業級軟件。
達觀數據創始人陳運文
在發布上達觀數據創始人陳運文指出,RPA 在中國規模化發展更需要做有中國特色的 RPA產品。一方面,中國大型企業復雜的組織架構與權限劃分需要從產品設計上做好不同部門、職位等級、角色的機器人隔離設計。另一方面和英文相比,中文更靈活,語法結構更復雜,這使得融合的 NLP技術在實現路徑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化,在語義理解上也面臨更大的難度與挑戰。
達觀數據副總裁金克
達觀智能 RPA產品負責人金克指出,達觀數據從其擅長的 NLP與 OCR所覆蓋的場景切入,在產業設計層面結合兩者的易用性與準確率,同時針對企業級用戶的特點,打造兼容性、靈活性、開放性和穩定性更強大的 RPA 產品,創造更智能、更具效率的機器人員工。
達觀數據副總裁賈學鋒
RPA能實現快速落地,最根本原因是企業無需對現有的系統和流程進行改造,只需通過非侵入式技術,就能實現系統間的快速對接、業務流程的自動化部署。 達觀副總裁賈學鋒表示“對于企業來講,這樣的產品成本低且成效顯著;對企業員工來講,其學習成本、后期維護成本都可控。”
例如達觀數據為政府部門開發的智能RPA系統,解決了工作許可申請中各種信息錄入和匯總的問題。通過結合 OCR和NLP語義理解等技術,以往需要工作人員對紙質文件反復錄入、核對的信息,目前已可實現自動錄入,并根據字段特征自動填寫到系統的相應位置,行政審批流程從原來的 12天縮短到 5 天。
本次發布會中,達觀數據推出銀行、財稅、政務、保險、證券基金等數十種不同行業的智能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已在售后工單處理、海關報關商品信息智能錄入和報表匯總、商業案例報告生成、供應商準入核實、智慧政務行政審批、金融文檔的抽取、驗查和填寫等場景中更展開著更穩定高效的工作。在未來一年內,達觀智能 RPA也將繼續推出完善推出財務、金融、制造、IT服務等不同領域的機器人員工。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