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區的民生新事:給回遷居民補上康養服務短板
新華社沈陽11月29日電(記者熊豐、汪偉)一鍵撥打緊急電話、憑借GPS為老人出行設定電子圍欄……在遼寧省撫順市東華園社區的智能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手握一個便攜式呼救呼叫器,上面只有“撥打、掛機、SOS”三個按鈕。“這是社區新引進的智能居家養老項目,又補上了一項為回遷居民提供康養服務的短板。”東華園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淑華說。
撫順是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因長期的煤炭開采形成了大片棚戶區、采煤沉陷區。2004年,遼寧率先在全國啟動全省范圍內的棚戶區改造。東華園小區就是為安置采煤沉陷區搬遷居民建設的,2016年10月交付使用。如今的東華園小區,分布著幼兒園、小市場、公交車站,園區內寬敞干凈的柏油路連通著樓宇、綠化區域和健身設施供居民休閑休憩。
王淑華說,避險搬遷不僅要給居民提供一個安穩的家,還要讓居民住得舒服。“小區現在入住5000多戶,其中60歲以上老人有6000多人,醫療康養服務成了搬遷居民的大需求。”
東華園社區智能康養服務的合作方,遼寧省慧明康復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說,智能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社區老人提供體檢、無障礙洗浴、就餐、娛樂、緊急救助等多項服務。“我們建設了一個智能養老服務指揮中心,老人們拿著便攜式呼救呼叫器,遇到危險可以一鍵呼救。工作人員和家屬根據定位,可以快速找到老人。”
記者在現場看到,指揮中心還可以用便攜式呼救呼叫器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老人設定電子圍欄。以老人的家為中心,劃定一個活動范圍。老人走出這個范圍,子女手機端就可以接到提醒。
記者在東華園小區還看到了有5名醫護人員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撫順市順城區衛生健康局局長鄧昊說,這里與市中心醫院建立了聯系,可以享受遠程醫療服務。
“我們太歡迎這樣的服務了。”今年62歲的小區居民張靜說,雖然是避險搬遷居民,但是享受的社區服務一點不差,居民們住得安心、舒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