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向東委員:科技創新產業是首都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1月13日下午,政協北京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舉行“構建高精尖經濟機構,助力首都高質量發展”專題座談會,市政府有關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與政協委員們現場座談,聽取政協委員建議。政協委員、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現場發言時提出,科技創新產業是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需要政府既做好選擇題,又做好應用題。
“扶持傳統成熟產業還是未來新興產業,是政府要做好的選擇題。政府是集中力量給成熟產業“錦上添花”,還是給未來產業“雪中送炭”,需慎重做出選擇。”齊向東委員說,北京要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體系的引擎,需繼續集中力量發力新興產業,這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獲取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科創的方向是非常龐大的,我們在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都需要科技創新,北京科技創新要做到國際先進,要起到引領作用,就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齊向東委員表示,因北京的財力有限,更應該選擇在北京有人才優勢、有產業優勢、場景應用優勢的方向來重點突破,就是要做好選擇題。要選擇若干個方向,讓它成為一個支柱,如此北京科創中心地位就穩固了。
北京科創中心發展,做完選擇題,還要做應用題。在齊向東委員看來,把握住新興產業進入復蘇期的關鍵節點,是政府要做好的應用題。他說,如果一項技術已經進入成熟期,產業發展的格局已經基本固定。政府即使扶持其他企業,也難以撼動現在的產業格局;如果技術發展還未進入穩步爬升的復蘇期,政府就投入大量精力,容易抓不住風向,陷入毫無價值的無底洞。
“現在,大數據技術從概念層面落實到應用層面,進入復蘇期。這時候,政府選擇支持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是正確的時機。”齊向東委員以進入復蘇期的網路安全產業為例,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定目標,制定十年產業增長目標,例如年增長30%,實現三年翻一番;二是定邊界,將網絡安全產業界定為安全服務和安全產品,避免為擴大產值進行貼標簽式的“偷梁換柱”;三是定名錄,建立骨干網絡安全企業名錄,進行動態增減,并制定長期投資政策,持續推動10年;四是定主責,明確產業發展主責部門,對30%增長目標擔責;五是扶創新,讓政府“優先采購”成為產業發展推動力量,借助北京影響力,把北京模式推向全國市場。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