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有不少家庭,不會再讓老人帶孩子了
母嬰方面的文章,永遠不缺少這一類,就是孩子應不應該讓爺爺奶奶來帶?催^不少這方面的文章,也見過持不同觀念人的爭吵。覺得應該讓老人給來帶孩子的,認為你現在幫我帶孩子,老了我就會幫你養老;覺得不應該讓老人來給帶孩子的認為,孩子自己生的,哪有讓別人帶孩子的道理。
如果你要問我是哪個觀點那一邊的,我已經用行動給出了我的答案。看過我文章的寶媽們應該都注意到了,大寶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我身邊長大,大寶的姥姥或者奶奶有時候會來家里住幾天,幫我們一些小忙,但是總得來說,還是我和老公在照看大寶。
自己帶孩子不累嗎?累,怎么會不累呢,尤其是還要兼顧著孩子和工作,一個人兩種身份兩份工作。帶孩子的工作也不是就我在負責,老公也在負責一半,依舊覺得很累。也不是沒有想過把孩子讓老人來帶,等到孩子上學后再接回來,也不會有這么累。但是和老公討論過后,從這幾個方面考慮了一下,還是應該把孩子放在自己身邊。
早期腦力開發做不到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寶爸和寶媽意識到起跑線的重要性,所以寶寶學習的時間提前了好幾年。最早的應該就是寶寶還在肚子里面時進行的胎教。而當寶寶出生后的會有一段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開發大腦。
這個事情為什么老人做不到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一些開發智力的游戲,別說老人了,就是大人都要看好久的說明書才能明白應該如何操作,對于老人來說真的有些勉強了。
而且在寶寶語言啟蒙的階段,也是學習外語的好時期。說英語對于老人來說就更難。而且就算讓孩子跟著視頻學習外語,但是老人也無法明白他讀得到底是對還是錯,無法糾正孩子的發音。
雖然我英語也不算多好,但是起碼能夠聽出來大寶哪里說得不對。大寶到現在上幼兒園了,還給他報了一個英語方面的興趣班,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就給我說大寶底子不錯,因為我們家長的教導,他對英語的基礎掌握,對于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我想這是讓老人帶孩子無法做到的。
老人體力跟不上
永遠不要小看一個小孩子的精神頭,不要以為自己一個成年人,吃得比小孩多,睡得比小孩多,身體比小孩壯,體力就一定比小孩好。家里有個精力旺盛的小孩,分分鐘讓你感受到自己真的年紀大了。
我家大寶休息日有一套標準的日程安排。早上起床吃飯學習然后吃午飯,到這里還好,但是吃過午飯后,大寶是不會睡覺的,看一會兒書或者視頻,就會鬧著讓你陪著他玩,最好是下樓去樓下小公園玩,如果不行那么在家里也能勉強接受。
就是下午陪玩的這段時間,讓我覺得自己根本不需要去什么健身房,運動量之大我需要在沙發上癱一會兒才能緩過來。后來我懷了二寶,只有老公有時間的時候帶著大寶下去玩。有爸爸跟著大寶更是樂瘋了,尤其是那幾天他迷上足球的時候,每次配他踢完球,老公都要跟我一樣在沙發上喘會兒。
一想到這要是把大寶送給老人去帶,老人家的身子骨更是比不上成年人,小孩子跑跑鬧鬧,可別讓老人再摔著出了意外。而且跟著老人,大寶應該就沒有這么大的活動量,那旺盛的精力得不到發泄,更是不知道會作什么妖了。
營養吸收不達標
讓老人帶孩子,孩子可能會吃不好飯。有人可能會說,那是孩子的親爺爺奶奶,怎么還能不讓孩子吃飽飯嗎?要知道吃飽飯和吃好飯可不是一個概念。吃飽了不代表身體攝入足夠所需要的營養。有的老人平時吃飯連肉都不舍得買,就更別說蝦仁或者魚。
而且老人做菜的烹飪方法大多是清淡少油,不怎么追求好吃只要求飯菜能夠嚼動,畢竟老人的牙口不太好了。對于孩子來說如果飯菜味道不合適可能會引起挑食,造成營養不良。孩子是有權利吃到好吃可口的飯菜的。
這三個方面是我不把孩子給老人帶的最主要原因,而且老人年紀大了,為了生活和兒女忙碌操勞了一輩子,也是時候退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孩子的成長和陪伴,最需要的也是爸爸和媽媽。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