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再次收獲“喜訊”,又一國家拋出“橄欖枝”,5G大局已定?
自從2019年開始,5G技術這一名詞就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作為未來幾年內最為先進也是最為主流的通信技術,5G相比較與4G來說能夠帶給我們生活上很大的改變,這種改變一方面是從生活的角度上來說,另一方面也是從工作的角度上來說。物聯網、AI等技術也會因為5G而興起,所以5G成為了很多人翹首以盼的技術。
在去年5G發展的這一年時間里,有一個企業一直都處在風口浪尖之上,這個企業就是國產企業華為。作為一家國產企業,華為能夠率先突破5G技術本來就讓很多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議,而隨后華為又幫助其他國家開展5G網絡建設工作,這一點也讓很多國家稱贊。但是華為也因為5G技術的面世,讓自己身陷危機當中。
去年五月份開始,華為就被列入了“實體清單”當中,一方面各大美國企業紛紛與華為斷供,另一方面,因為受到特朗普的影響,導致華為本來應該拿到的5G訂單,結果卻丟失了,不禁讓人感到十分的可惜。雖然在2019年一整年的時間當中,華為受到了一定的阻擊,但是好在華為還是實現了應有的發展,65份訂單、8500億的營收都在證明著華為的抗壓能力。
而前段時間華為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喜訊,英國終于表明了對于華為態度,向華為5G敞開了“大門”,雖說是允許華為限制性的參與5G建設,但是對于華為來說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消息了,畢竟英國作為一個歐洲大國,它的決定將會對于未來其他國家的決定起到一個連鎖的反應。
而近日,這個連鎖反應起到了應有的效果,又有歐洲國家對華為傳來喜訊,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拋出了“橄欖枝”,這個國家就是立陶宛。立陶宛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態度,立陶宛決定未來將會允許華為5G參與當地的5G建設工作當中,而這個做法也將會直接讓立陶宛的5G建設降低成本。
立陶宛的表態也表示華為未來在歐洲市場或將“再下一城”。作為除了國內市場以外的第二大市場,歐洲對于華為來說可謂是十分的重要,而如今眾多歐洲國家的決定也預示著華為未來將會在這個所謂的第二大市場中繼續收獲屬于自己應有的5G成績,對于華為未來的發展勢頭相當有利。想必如今的趨勢也是讓特朗普始料未及。
截至到目前為止,華為已經公布的5G商用合同數量已經達到了65份,雖然落后愛立信,但是也還算不錯,而在這些訂單當中,歐洲的訂單數量就占大約三分之一左右,可以看出目前華為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并且5G大局已定。
5G的建設工作雖然經過了一年,但是2020年才是5G發展的真正開始,畢竟今年能夠算得上是5G爆發的一年,不管是國家也好還是企業也好,都開始在5G網絡上發力,畢竟通信方面的落后將預示著自己的落后,所以5G成為了各個企業發展的目標,而華為,想必也會從中受益。
你認為呢?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