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產后護理你比別人更重要!
孕育健康寶寶是女人一生中最為喜悅的時光,但對于高齡產婦(年齡在35歲以上第一次妊娠的產婦,或受孕時34歲以上的產婦)來說,或許有一點擔憂,尤其是生完寶寶之后,身體消耗很大,恢復很慢,那么高齡產婦在產后護理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嗎?
一般而言,吃味精是有益無害的,而嬰兒,特別是12周內的嬰兒,假如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則不利。由于味精內的谷氨酸鈉就會通過母親的乳汁進入嬰兒體內,使嬰兒出現味覺差、厭食,而且還可造成智力減退,生長發育遲緩等不良后果。
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后數小時內,最好不要吃雞蛋。由于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隨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雞蛋,就難以消化,增加胃腸負擔。
固然紅糖營養豐富,開釋能量快,具有溫補性質。但由糖性溫,假如產婦在夏季過多喝了紅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體更加虛弱,甚至中暑。
高齡孕婦產后都很虛弱,一定要吃些補血的食品,但不能吃紅參等大補之物,以防虛不受補。比較適合的是桂圓、烏雞等溫補之物。此外,要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可以促進傷口愈合,牛奶、雞蛋、海鮮等動物蛋白和黃豆等動物蛋白都應該多吃。
對于所懷BB個頭大的產婦,由于子宮增大下肢靜脈,輕易引起痔瘡,所以還應多吃水果蔬菜。
總體說來,產婦的飲食宜平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且富有營養及足夠的熱量和水分。而對于高齡孕婦們來說,由于身體和子宮的恢復都會更慢,短期內不宜再懷孕,所以更需要做好避孕措施。
高齡孕婦產后首先要留意的就是靜養。不僅是剛生完頭幾天要靜養,在整個產褥期都要在安靜、空氣流通的地方靜養,不宜過早負重及操勞家務。
高齡孕婦中有60%都是產,手術后的第一天一定要臥床休息。在手術6小時后,應該多翻身,這樣可以促進淤血的下排,同時減少感染,防止發生盆腔靜脈血栓炎和下肢靜脈血栓炎。
在手術24小時后,產婦可下床活動,在48到72小時后,孕婦還可以走得更多一些。這樣可促進腸蠕動,減少腸黏連、便秘及尿潴留的發生。當然,到底慢走多久才算合適,還是要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來進行調整。
對于順產的高齡產婦來說,一旦出現慢性咳嗽和便秘,一定要及時治療。原因在于產后盆腔韌帶松弛、盆底肌肉受傷,咳嗽時用力,會造成子宮托垂、膀胱膨出及直腸膨出,嚴重時甚至會小便失禁,也不利于盆底肌肉的恢復。比較好的辦法是做保健操,包括吸氣、屏氣、縮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