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首頁  產后月子  產后恢復

2013中國好聲音四強東南大學赴川大華西醫院探尋80年前西遷往事紀優希女裝

  • 來源:互聯網
  • |
  • 2017-05-17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網成都5月16日電 (劉婷)16日,在綠蔭掩映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東南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譚東偉一行將啟德堂前的黃土裝了滿滿兩箱,他們將帶著原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的舊址故土,赴重慶與第一路“重走西遷路 再啟新征程”探訪團會合,于17日在國立中央大學重慶辦學舊址,將沿途所采集的部分土壤封存至為紀念國立中央大學抗戰西遷80周年所設計的“光華柱”中。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黨委副書記黃勇向記者描述了80年前的崢嶸歲月。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后,華東、華北相繼淪入敵手。為保存中國文化教育的精華,許多教職工和青年學生紛紛向遠離戰區的西部地區遷移,從而形成了中國文化教育方面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最大規模的自東向西的大轉移。

  而地處成都的華西協合大學(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因蜀地險遠,而得茍安。在抗戰時期,華西協合大學共接納了處于戰爭威脅之下瀕于關閉的七所學校和數千名師生,其中就包括了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

東南大學醫學院與川大華西醫院代表在原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牙科樓合影。 劉婷 攝東南大學醫學院與川大華西醫院代表在原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牙科樓合影。 劉婷 攝

  譚東偉介紹,1937年10月上旬國立中央大學舉校西遷。全校七個學院師生員工及家屬共4000多人,攜圖書儀器,甚至還有拆卸的3架飛機及大批國外引進的良畜等近2000個木箱,開始了長達數月的漫漫西遷路。

  西遷后的國立中央大學地分重慶、成都和貴陽三處。其中,醫學院和牙醫專科學校遷移到了成都,借用華西協合大學校舍和實驗室開學,成為最先到達華西壩的內遷大學。

  “在華西壩的8年時間里,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不僅增加了不少專業,還擴大了招生。”原東南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劉岐山介紹,1945年醫學院遷回南京時,已由最初的60余人發展到了300余人。

  1938年,為解決學生臨床實習,以華西協和大學的仁濟、仁存等為主的醫院組建了三大學(華西協和大學、中大醫學院、齊魯大學)聯合醫院,為救亡圖存及傳承中華文化教育攜手做出了巨大付出與貢獻。

  據悉,今年不僅是國立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也是東南大學建校115周年。75歲的東南大學醫學院公衛學院教授龔建新希望借著這次“重走西遷路”能讓學生感受到學校歷史和傳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集體主義觀念。(完)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