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修復的重要性! 骨盆閉合 產后修復 恥骨閉合
聽產后媽媽交流生育經驗時有沒有聽過這句話:“第一胎產程比較長,第二胎就很快啦”生孩子的心情越來越輕松,是個好事情。但是過程太快了,卻不免讓人有些擔心。
有些媽媽產后被老公叫做“小腹婆”,而媽媽臀這種符號型身材,單單依靠減脂無法得到徹底解決。
我們的上半身依靠骨盆作為支撐,所以骨盆一松弛,臂大肌和臂中肌這類臀部上的肌肉以及腰部的肌肉就被過度調用來支持身體結構。
骨骼異位加上肌肉群長期超負荷用力就有可能導致體形走樣,雙腳由于施力不均衡也容易產生疲憊感,并且引發及肩酸以及腰痛等現象。
妊娠和分娩的過程會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據統計,我國己婚己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
很多產后媽媽都會有松馳、子宮下垂、膀胱括約肌松馳的現象,這就是容易漏尿的誘因。
隨著女性步入更年期,生理功能日益下降,漏尿、子宮脫垂等現象會更加嚴重。這就是有的人到了40多歲的還會在大笑、咳嗽時漏尿。這都是產后沒有及時將骨盆復原的原因。
產后媽媽對自己身材開始不自信,性反應能力也隨著的松弛而下降,甚至慢慢的失去了“性”趣,夫妻間本可以愉悅對方的交流方式也變得有些尷尬。
盆底肌一部分制約了緊度的恢復,外層的盆骨如果沒有很好的收緊,被牽扯著的盆底肌不能很好的幫助收縮,這寫都拖延了產后性生活的恢復。
既可以子宮和又能夠膀胱,并且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在懷孕初期,他同樣擔負著胚胎成長的責任,起到很好的和協調作用。
骨盆底肌群,是一層分布于盆骨內盆狀底部的肌肉網,承托著,尿道和通道
骨盆底肌群,是一層分布于盆骨內盆狀底部的肌肉網,承托著,尿道和通道
懷孕時身體內部的增重對于盆底肌肉帶來的壓力日益增大,再在松弛激素(使韌帶松弛的荷爾蒙)的作用下,盆底肌日漸松懈,括約肌的張力不足。甚至發展到懷孕后期盆底收縮力及承托力都讓媽媽們感到力不從心。
在整個懷孕過程中,為了使分娩變得更加容易,我們的身體關節部分逐漸變得柔軟,進而骨盆輪變得松弛。
在產后42天內女性荷爾蒙尚未降低,盆骨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是進行骨盆恢復的黃金時間。
為了鞏固恢復效果,在產后2個月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因為韌帶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2個月的時間。
產后六個月,媽媽們在適應了產后生活后,氣血恢復基本完成,處于恢復肌體損傷的最佳時機。此時進行修復和身體訓練,能夠更好的幫助穩固修復。
一些產后一直留意的不良習慣一不小心又回到了生活中,例如蹺二郎腿,走及久坐歪斜身體。
盆骨修復可以作為輔助手法,可以幫助女性在生產后三年內恢復到生產前的身體機能水平,并且平穩過度到了正常生活階段。
如果在上一胎生產時,不幸經歷了恥骨分離,盆骨不對稱等問題,通過治療,可以有效減少分娩并發癥的發病率,更加助于快速分娩,減少自然分娩時的痛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標簽:產后骨盆修復手法視頻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