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42天你是否忽視了對受損骨盆的修復?
不難發現:不論是順產還是產,產后骨盆都會變大。骨盆作為身體軀干的重要部位,是人體整個骨骼的中心,連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樞紐,關系到整個身體的平衡度,支持脊柱正直,管領兩腿運動。骨盆所形成的盆腔內,還有膀胱、直腸以及生殖器官等臟器。
骨盆主要的功能是支撐身體的結構,同時子宮和膀胱。懷孕期間,骨盆會支撐胎兒、胎盤,以及擴大的子宮內一些額外的液體的重量。構成盆狀底部的是一層肌肉,稱為盆底肌,生產過后,這些肌肉會極度擴張而松弛脆弱,因此容易發生尿失禁、內臟下垂,子宮脫垂等。
產后的1到2天內,新媽咪不管是用餐還是如廁都必須要在床上進行。如果身體狀態良好,在產手術后24小時左右,有些媽咪就可以下床活動了。盡早下床活動還可以幫助腸蠕動,減輕腹脹,以及預防血管栓塞。以后每天都可下床適當活動,不過由于傷口尚未愈合,前2-3天會比較不舒服,活動時可以使用腹帶支托傷口,以減輕傷口疼痛。
有很多人都意識不到床墊和產后恢復的關系。太軟的床墊會令媽咪在睡眠時身體下墜,脊柱、骨盆就會受力過大,得不到休息;太硬的床對人體較重的骨盆部位產生,都會引起骨盆歪斜。所以理想的床具應該軟硬適度,在我們仰臥時身體曲線與床墊完全嵌合,由頭面部、胸廓、骨盆一起為脊柱提供水平支撐力。
骨盆的成分無非是蛋白質、鈣質和纖維等,骨質強硬,骨盆也就更加穩固不易損傷,所以增加一些有益于骨質的食物就成為了產后骨盆恢復的名單了。加鈣牛奶、AD鈣奶、魚、蝦、牡蠣、蛋黃、核桃、榛子等中的鈣及硒、鎂、鋅、鐵等微量元素較豐富,平時不妨多吃一些。當然,也別忘了多曬曬太陽,使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形成維生素D,可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并堅骨與壯骨。
采用低頻電脈沖治療和生物反饋相結合的技術,幫助患者更有效的訓練盆底肌肉。生物反饋療更能指導產婦正確的鍛煉盆底肌肉,生物反饋治療是通過電子生物反饋治療儀,將其探頭置入或直腸內,以檢測盆底肌肉電信號活動,并采用模擬的聲音或視覺信號反饋給患者和治療者,使患者根據這些信號訓練,學會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縮和舒張,而治療者可通過反饋的信息找到正確的鍛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