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遠子談新書:為啥《白日漫游》會有“自傳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上官云)近日,青年作家遠子攜新書《白日漫游》現身北京,與嘉賓、青年作家大頭馬對談,分享了創作初衷和寫作的感悟。
提到《白日漫游》,遠子說:“ 這本書是我過去的短篇合集,基本上都是在工作時間創作出來的!睍,刻畫了一些在大城市謀生的年輕人狀態:不想工作,又害怕失業;想要戀愛,卻又恐懼婚姻。
《白日漫游》書封。出版社供圖在大頭馬看來,這本小說可以看作是現實主義作品,這種類型的作品比較難寫,需要寫作者對信息的把握更多。《白日漫游》即是圍繞著作者個人真實經歷所著,她表示:“我在拿到書的兩個小時內就把全書看完了,很震驚地發現里面有許多熟悉的名字,我也在其中,當然劇情是虛構” 。
對于本書透出的“自傳性”,遠子認為每個作家的作品中都有寫作者自己的影子,哪怕給其他人寫傳記,筆觸也會從自己的視角出發,“有人會說這種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寫起來很簡單,但我并不認同,不是說離生活越遠就越好,我覺得太遠會缺乏真實感,缺少必要的論證”。
為了寫好書中一些細節,遠子在地鐵站花了好幾個小時觀察陌生人。他認為寫作是一門藝術,如同繪畫,在動筆之前就需要寫作者構建好藍圖,書中每一篇都經過反復修改。
“雖然有些篇目看起來很隨意,但這種效果也是我刻意為之,每個句子和人物都是我安排的結果,這種以情緒和氛圍為導向的寫法很常見,并不是我的獨創。”遠子表示。
作品最終需要讀者品評。遠子說自己在創作過程中也有一位讀者,這位面目模糊的讀者只存在于自己的腦海之中,“寫的時候已經預設了不同的目光在讀我的文字,雖然我不期冀每位讀者都能明白我所表達的意思,但是我會盡力傳達!(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