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版《三體》宣傳視頻引爭議 制作方回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宋宇晟)作為中國里程碑式的科幻小說代表作,《三體》的視覺化呈現一直備受關注。最近,這部作品又要被改編成動畫了,動畫概念宣傳視頻也已經上線。
對于這部剛剛公開的宣傳片,有網友表示期待,甚至已經開始“催更”;可也有網友發現其中部分畫面與某游戲中畫面相似。《三體》動畫片制作方28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對此作出回應,稱將加大內部審核力度。
《三體》書封動畫版《三體》啟動
26日,“bilibili十周年”活動在上海舉辦。現場B站正式宣布,改編自劉慈欣原著小說的《三體》動畫項目啟動。
《三體》原著作者、雨果獎得主劉慈欣當日也表示,動漫作為一種影像藝術的表現形式,特別適合表現科幻的內容。
他說:“我現在最大的期待是,作為用畫面來表現科幻的作品,我希望它能夠超出原作者所想象的東西,最好是讓我們看到后,能有倒吸一口冷氣的感覺。”
劉慈欣同時表示,在B站這樣一個很年輕、充滿輕松活力與未來感的地方,科幻作為一種文化,一定能夠引起共鳴。
據介紹,該動畫由B站出品、三體宇宙和藝畫開天聯合出品。作為動畫制作方,藝畫開天創始人阮瑞展示了《三體》動畫概念宣傳視頻。記者注意到,《三體》動畫專題頁當天同步上線。
資料圖:劉慈欣。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三體》的視覺化呈現之路
共有三部的《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作品講述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2015年,劉慈欣憑借該作獲“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
在《三體》拿下雨果獎前一年,對這部科幻作品的視覺化改編已經開始。
2014年起,《三體》將改編為電影的消息不斷出現。當時預計電影為“六部曲”。2015年,片方宣布馮紹峰、張靜初、吳剛、唐嫣、杜淳、張翰等將加盟電影《三體》的拍攝。但2016年6月,有消息傳出該片將無限推遲。
《三體》電影官方微博截圖游戲方面,有媒體報道,研發《三體》多款游戲的計劃已于2015年提出,但直到目前相關游戲研發并無實質性進展。
相對于影視作品,舞臺劇已經完成了對《三體》的視覺化呈現。
2016年,《三體》舞臺劇首演。當時劉慈欣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自己的作品第一次被改編成話劇形式面向觀眾,也是中國的科幻首登舞臺。
到了今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5月電視劇備案公示顯示,《三體》將被改編為電視劇,并已通過備案。電視劇將于9月開拍,共24集。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5月電視劇備案公示動畫力求符合原著氣質
對于中國觀眾來說,《三體》可以算是一個久未落地的IP了。幾年前,有網友甚至以游戲《我的世界》架構為基礎,自制了一部致敬影片《我的三體》。
因此,在動畫《三體》的宣傳視頻公布后,不少網友表示期待。不過,同時也有網友對比發現,其中的部分畫面與某游戲中畫面相似。
阮瑞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坦言,無論是不是正片內容都應該堅持原創,網友指出的問題“出在內部審核沒有看出來”。“未來我們將加大內審力度,將員工出現此類問題的幾率降到最低。”
針對有網友問B站概念片是否是正片風格,他表示,這只是“概念探索短片”,并非正片內容。
B站宣布《三體》動畫化。微博截圖“目前公開的是這段概念探索短片,目的是嘗試綜合音畫體驗,回收觀眾的反饋并進行調整,最終成品的風格我們會在未來逐步確立。”他說。
在B站公開的訪談視頻中,阮瑞還透露,編劇方面,團隊中的制作委員會至少有三套人馬,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打磨劇本;而團隊中的美術組將會在十幾個方向上做嘗試、探索;最終挑選最符合《三體》精神氣質的一個方向執行。
此外,對于動畫制作時間表、劇本改編進度等問題,阮瑞并未向記者給出明確答案,只是表示,已制定時間表、劇本創作也正在進行,但不方便透露更多消息。
他同時承諾,“在創作過程中我們會非常重視原著作者的建議和意見,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最優化的結果”。(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