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首次公開網約車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攻堅持續300天后,滴滴近日在北京總部舉辦了首次安全主題媒體開放日。開放日上,安全管理團隊介紹了近期安全工作進展,并就目前安全工作中的難點和痛點進行了溝通,希望通過傾聽社會各方意見、建議,推動共治、共建、共享出行安全。
“過去一年中,我們對出行行業的認知發生了很大顛覆。”滴滴總裁柳青說,出行行業本質還是屬于服務業,滴滴決心將自己開放出來,通過“公眾評議會”,與公眾共同探討出行中的問題。例如,司機是否可以拒載醉酒乘客、未成年人是否可以獨立乘車等。
同時,柳青坦言,滴滴在安全方面可能還存在一些瑕疵,“但我們希望精益求精,更有效率,成為一個透明、開放的出行平臺。讓公眾進行監督,就是給自己以鞭策。”
開放日上,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首次詳細公開了網約車安全管理體系全景圖。他介紹說,滴滴預計2019年網約車安全投入將超過20億元,安全工作團隊已擴充至2548人。截至目前,滴滴出行已成立各級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安全生產管理,從集團到各業務線,從總部到大區再到各城市,層層壓實安全責任。
在安全準入方面,滴滴準入安全負責人北海帶領的安全技術團隊已全面開展反作弊線上攻防,并積極協助警方打擊黑產違法犯罪行為、鏟除犯罪團伙。
除了嚴守準入安全,滴滴技術副總裁賴春波強調,滴滴正在不斷通過技術手段提升行程中的安全性。但他擔憂,如果司機和乘客達成私下交易,或提前結束訂單,所有安全技術手段會因為脫離平臺保護而失效。
在客服方面,客服負責人劉西帝表示,滴滴客服日均處理30萬通電話,絕大多數安全相關進線會在10分鐘內升級流轉,并約在130分鐘內處理完畢,優于24小時內處理響應、5天內處理完畢的行業規定。
針對公眾關注的警方調證問題,安全處置團隊負責人楊嘉成介紹,滴滴把警方需要的信息分成了3個等級。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滴滴給每個等級靈活設置了不同的調證手續。如果手續齊全,平臺會配合警方十分鐘內完成調證工作。
據介紹,滴滴將持續舉辦類似開放日活動,與公眾進行溝通與探討。目前,滴滴已上線“公眾評議會”、“有問必答”等多個線上溝通欄目,并于近日發布行業內首個《安全透明度報告》,披露平臺安全數據,公示典型案例。(記者 汪子旭)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