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藥物靶點涵蓋多個重磅品種 百奧泰科創板申請獲問詢
近日,百奧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奧泰”)的科創板上市進程進入“已問詢”狀態。百奧泰是繼澤璟制藥后第二家選取第五套上市標準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研發為核心的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百奧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致力于開發新一代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用于治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危及人類生命或健康的重大疾病。
近日,百奧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奧泰”)的科創板上市進程進入“已問詢”狀態。百奧泰是繼澤璟制藥后第二家選取第五套上市標準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研發為核心的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百奧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致力于開發新一代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用于治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危及人類生命或健康的重大疾病。
涵蓋多個重磅品種
截至目前,百奧泰有21個主要在研產品,其中1個產品已提交上市申請,4個產品處于Ⅲ期臨床研究階段,1個產品處于II期臨床研究階段,4個產品處于I期臨床研究階段。
具體來看,百奧泰自主研發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BAT1406已完成在中國的臨床研究,于2018年8月17日正式獲得CDE受理,并被納入優先審評,是國內首個申報上市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該產品預計于2019年底獲批上市。而阿達木單抗原研藥修美樂在美國獲批的適應癥達10個,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克羅恩病等,修美樂2018年全球銷售額達到205億美元,連續七年位居全球暢銷藥物榜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首款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預計在2019年下半年上市,中國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市場將于2023年增至47億元,并將于2030年達到115億元。
另外,百奧泰自主研發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BAT1706,計劃于2020年分別向美國FDA、中國NMPA、歐盟EMA提交上市申請,而貝伐珠單抗原研藥安維汀在美國、歐洲各獲批6項適應癥,包括轉移性結直腸癌,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等,2018年銷售額約70億美元,2016-2018年連續三年成為全球銷售額前十的藥物。
百奧泰自主研發的BAT1806為托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目前正在進行國際多中心臨床III期研究,而托珠單抗原研藥雅美羅在美國共獲批5個適應癥,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等,2018年全球銷售額約22億美元。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家1.1類新藥巴替非班BAT2094正在開展III期臨床研究,預計2019年底前向中國NMPA提交上市申請。公司另有多個創新抗體在研藥物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
國泰君安表示,在百奧泰21個主要在研產品中,已提交上市申請和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產品包括4個生物類似藥和6個創新藥,公司自主研發的抗體藥物靶點涵蓋目前全球銷售量排名前十的多個品種,包括VEGF、TNF-α、HER2、PD-1、CD20等。
生物藥市場快速增長
從百奧泰所處行業來看,我國生物藥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老齡化、醫藥研發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全球醫藥市場在過去保持穩定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醫藥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1萬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1.3萬億美元,并將于2030年達到約2.1萬億美元。全球醫藥市場由化學藥和生物藥兩大板塊組成,預計生物藥市場規模增速將超過整體醫藥市場增速,并于2030年達到0.7萬億美元。
相較于化學藥,生物藥的發展較晚,直到近40年才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雖然起步晚,但生物藥行業已經成為全球醫藥行業中最容易出現年收入10億美元以上重磅產品的細分領域。根據各藥企年報統計,2018年全球最暢銷的10個藥物中,有9個藥物是生物藥,僅有1個為化學藥,其中修美樂銷售額連續七年位居全球暢銷藥物榜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4年全球生物藥市場規模達1944億美元,并于2018年達到2618億美元。生物制藥領域內醫藥研發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是生物藥行業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
由于產業結構的差異,中國醫藥市場的暢銷藥與全球市場有很大區別。2018年中國最暢銷的10個藥物中,只有2個是生物藥(胰島素),其他8個均為化學藥。在未來,中國的暢銷藥結構將會向全球方向發展,更多的生物藥將成為銷售額領先的重磅產品。
根據我國NMPA發布的《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生物類似藥是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與已獲準注冊的參照藥具有相似性的治療用生物制品。生物類似藥是對原研藥的仿制,在原研藥專利保護到期之后,生物類似藥方可獲得審批。
全球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生物類似藥獲批,該市場規模增速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4年全球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達到17億美元,該市場于2018年達到72億美元,并預計將于2030年達到1644億美元。
價格過高是原研藥在國內滲透率較低的主要原因,生物類似藥研發成本較原研藥更低,因此更具價格優勢。截至2019年5月,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在我國均已有多家廠家申請臨床或申請上市,我國第一款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已上市。隨著醫保覆蓋程度的增加,患者的支付能力也將大大增強,這將為中國生物類似藥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快市場放量速度。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生物類似藥市場將于未來幾年呈現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將于2030年達到589億元。
尚無上市銷售產品
百奧泰是第二家選擇第五套標準的科創板醫藥公司。第五套標準要求: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II期臨床試驗。
百奧泰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9年3月28日,公司已收到吉富啟恒、興昱投資、浥塵投資、匯天澤、粵科知識產權、中科卓創以貨幣資金繳納的投資款合計4.52億元,其中1808萬元作為新增注冊資本,4.34億元作為資本公積。安信證券表示,增資完成后總股本為3.38億股,計算得出該次投資對應估值為84.52億元。
百奧泰此次擬募資20億元,主要募投項目為“藥物研發項目”。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為3.54億股,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A股普通股股票(不考慮超額配售部分)。安信證券認為,按擬募集資金及擬發行股份推算,公司發行估值約13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百奧泰尚無處于上市銷售狀態的產品。2016年-2017年,百奧泰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276.37萬元、200.89萬元。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技術轉讓的其他業務收入。與此同時,2018年和2019年1月-3月,百奧泰均未獲得營業收入。
創新藥研發需要大量資本開支,百奧泰是第二家業績虧損的科創板醫藥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尚未實現盈利。2016年度-2018年度以及2019年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約為-1.37億元、-2.36億元、-5.53億元和-5.32億元,累計虧損14.57億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潤為-4.59億元。公司絕大部分經營虧損由研發項目產生的成本以及與經營有關的行政開支導致。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百奧泰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32億元、2.37億元、5.42億元和1.74億元;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后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15億元、2.2億元、5.35億元和1.72億元,呈大幅增長態勢。
國泰君安稱,百奧泰具有可持續研發的能力。公司已申請上市及進入臨床Ⅲ期的研發項目較為豐富。在研產品均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體酵母展示篩選平臺、ADC(Antibody Drug Conjugates,抗體藥物偶聯物)技術平臺及抗體生產平臺研發,已形成可持續的研發能力。已處于上市申請狀態的阿達木單抗BAT1406上市后有望為公司累積產品商業化經驗。
面對業績虧損,百奧泰也相應提示風險稱,藥品開發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需要大量前期資本開支,且面對在研藥物可能無法取得監管批準或不具有商業可行性的巨大風險。公司經營會持續產生大量開支。公司未盈利狀態可能持續存在或累計未彌補虧損繼續擴大,進而可能導致觸發退市條件。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