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號:從“海上敦煌”到“水下殷墟”
中新網陽江8月24日電 題:南海I號:從“海上敦煌”到“水下殷墟”
中新網記者 索有為
“當初‘南海I號’深埋海底需要立項打撈的時候,我們匯報的船上文物有6到8萬件,目前發掘的18萬件是我們當時不敢想的一個量。現在看我們真是太保守。”中國第一批水下考古隊員、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崔勇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崔勇所說的“南海I號”,是一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1987年發現于廣東省川島海域,2007年實施整體打撈入駐位于廣東省陽江市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2014年開始大規模保護發掘工作。
“在2009年,我們進行了一次試掘。把平面清出來以后,發現這個船真正的套在沉箱里,說明整體打撈是成功的。2011年進行了一次發掘,為大規模的發掘尋找一些數據和方法,隨后做了三個方案進行綜合比對,最后采取一個保守的方案進行發掘。”崔勇說:“目前船艙內的貨物清理結束,證明這個發掘進入了一個節點。”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