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首頁  產后月子  產后恢復

沐廉政清風 包拯家鄉人古端州探尋包公足跡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8-26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網肇慶8月24日電 題:沐廉政清風 包拯家鄉人古端州探尋包公足跡

  作者 索有為 董柴玲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在廣東省肇慶市包公文化園包公祠入口處,包拯唯一傳世詩作《書端州郡齋壁》刻于石壁上,向游客展現包公的立身之本。

  為紀念包公誕辰1020周年,“我從包公家鄉來”活動大型融媒體采訪團22至24日在肇慶包公文化園、包公井等地探尋包拯留下的足跡。此次活動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合肥市委宣傳部、肥東縣委主辦,新安晚報社、肥東縣委宣傳部承辦。

  肇慶(古稱端州)是宋代名臣包拯在嶺南任職之地。千百年來,包拯鐵面無私、勤政為民的形象深入人心。

  “包拯揚名于開封,但青天之名始于端州。”肇慶市博物館原館長馮詠浩告訴記者,1040年,包拯任端州知州,他雖然只在端州做過三年官,任內為端州百姓挖井除疾、排瀝墾荒,并建倉修驛、興學教化等,端州百姓安居樂業,人們稱包拯為“包青天”。

“我從包公家鄉來”采訪團參觀包公文化園展館 董柴玲 攝“我從包公家鄉來”采訪團參觀包公文化園展館 董柴玲 攝

  2015年5月,肇慶包公文化園在原包公祠的基礎上完成擴建并開放,成為國內最全面展示包公文化的廉政教育基地。肇慶包公文化園占地面積66000余平方米,由包公祠、清心園、文化廣場、仿古文化街和沿江景觀平臺五部分組成。園區設計藍圖在參照宋《營造法式》的基礎上,依據現代建筑技術,結合嶺南園林風格而繪就,帶有鮮明的宋代特色。

  肇慶包公文化園建成后被授予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成為人們了解包公文化的去處之一。園內講解員稱,包公愛菊,后人認為菊象征著包公的清正廉明,因此人們常攜菊花到祠堂緬懷包公。

  肇慶包公文化園共展出實物1400多件(套),其中包括包拯使用過的端硯。

  據講解員介紹,端硯作為端州特產,與包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包公擲硯成洲”的傳說。據說包拯從端州離任時,不肯收下百姓贈送的硯石,將其投入水中后,因此形成位于肇慶西江中的硯洲島。

  文史專家李護暖表示,關于包公的故事或載于史書,或流傳民間,其中不少傳說賦予包拯超凡的力量。傳說大多源于人們對包公的信仰,目的是反映包公的政治清廉作風。“包拯的所作作為與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受到人們的崇拜。”李護暖說。

開鑿于北宋慶歷年間的包公井 董柴玲 攝開鑿于北宋慶歷年間的包公井 董柴玲 攝

  在肇慶市端州區龍頂崗,保存著一口古井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