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的發展史 就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之路
從1949年到2019年,新中國已經走過了70年艱辛而輝煌的風雨歷程。這70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GDP總值已位居世界前列。與之相對應的,中國汽車正在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進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世界對于中國的認知。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中國成立之際,汽車對于中國而言,還只是舶來品。誰也不會想到,僅僅幾十年的時間,中國不僅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汽車更實現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質變。而在這條路上,長城汽車無疑是走得最為穩健、也最為成功的,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與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長城汽車會堅定不移地踐行著“與國同夢 長城汽車筑夢全球”的使命。
遠走海外 謀求全球市場話語權
可以說,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始駛入快車道,而長城汽車也由此拉開了造車的序幕。
1990年,年僅26歲的魏建軍正式接手長城汽車工業公司(長城汽車前身),通過前期的探索與實踐,1996年,第一輛長城皮卡迪爾(Deer)問世,開啟了長城汽車生產和銷售汽車產品的新篇章。在隨后的日子里,長城汽車不斷豐富產品線,伴隨著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那一段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光輝歲月。
1996年3月,第1輛長城皮卡迪爾Deer下線
隨后,長城汽車作為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汽車企業,實現了產品的出口。自那時起,長城汽車便開啟了國內、國際市場并駕齊驅的征程:一方面,在豐富產品矩陣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品牌力和產品力,鞏固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通過全球化戰略的持續推進,強化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也正是得益于在全球化市場的領先出擊,長城汽車在全球化發展中收獲頗豐。目前,長城汽車已累計實現海外銷售60多萬輛,海外網絡數量總計超500余家,網絡覆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及中東、非洲、南美、亞太等區域市場。
長城汽車位于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的經銷網點
產品出口的同時,長城汽車還積極在海外布局全球化研發和生產基地,先后在德國、日本、美國、印度、奧地利、韓國設立海外研發中心,構建以保定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的“七國十地”研發布局,因地制宜開發新產品。
而繼保定、徐水、天津生產基地后,俄羅斯圖拉工廠和重慶工廠也先后于今年6月及8月竣工投產,它們與江蘇張家港、山東日照、浙江平湖、江蘇泰州等地在建的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以及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大KD工廠一起形成了長城汽車“9+5”的全球化生產體系。
長城汽車全球化布局圖
不難看出,全球化研、產、銷布局的漸趨完善,不僅助力長城汽車引領中國汽車品牌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型升級,更藉此謀求到更加廣泛的全球汽車市場話語權。
布局未來志在改變全球市場格局
對于長城汽車而言,贏得全球汽車市場的話語權,僅是其全球化戰略的第一步,從其2019年全面發力全球市場的戰略思考就不難發現,長城汽車更加遠大的目標在于,改變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
哈弗F7
2020款VV6
歐拉R1
長城炮皮卡
年初,哈弗品牌發布“5-2-1”全球化戰略:哈弗品牌將利用5年時間,實現單年銷量200萬輛,成就全球專業SUV第一品牌;8月,長城皮卡通過“1-2-3”戰略提出,在保持國內、出口銷量第一的同時,力爭于2020年實現年銷量突破20萬輛,2025年實現銷量突破300萬輛的目標,劍指世界前三皮卡品牌;在前不久的2019法蘭克福車展上,WEY品牌宣布:以德國市場為起點,兩年后正式全面進入歐盟市場,代表中國汽車品牌向全球豪華汽車陣營發起沖鋒。
哈弗品牌“5-2-1”全球化戰略
長城皮卡“1-2-3”全球化戰略
WEY品牌將于兩年后進軍歐盟市場
在整車品牌陸續發布面向未來全球化目標的同時,長城汽車也在著手全產業鏈的出海,開辟出全球化的新航道。也是在2019法蘭克福車展上,長城控股集團旗下零部件公司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