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中國“藍色藥庫”正當其時
海洋是由物理、化學、生物、地質過程耦合的開放的復雜系統組成的,如果從它的資源來看,它主要是由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水資源、海洋能資源以及空間資源所組成的。
海洋具有生物量大、物種豐富、豐度高、資源可再生的特點,尤其是海洋生物長期在高鹽、高壓、低溫、低光照的過程當中生存,生物之間存在共生、互為食物的關系,因此有大量的基因資源,過程當中通過化學防御可以產生一大批活性糖類、蛋白、小分子之類的活性物質。所以海洋生物資源已經成為世界海洋強國戰略產業,尤其是新興的醫藥產業規劃的重要依據和資源支撐。
海洋糖類有資源量非常龐大和再生的特點,海洋的藻類主要是植物資源,包括褐藻、紅藻、綠藻、藍藻等,動物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同時我們在藥用資源開發里面還要關注微生物資源,有數十億種微生物資源,同樣可以產生大量糖類化合物。
中國的海洋藥物很多是以糖類藥物為主。現在臨床在研的有一千多種抗老年癡呆藥物,近16年唯一通過臨床三期的就是海洋寡糖類藥物971。海洋多糖具有資源豐富、結構獨特、活性廣泛的特點。海洋糖產業具有鏈條完整、應用面廣、附加值高的屬性,是開發“藍色藥庫”的重要保障。
比如,未來糖類藥的發展有一個重要例子就是新的篩選技術。目前小分子的細胞毒類藥物不適合于糖,我們從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動物水平建立適合于糖藥物的體系。2005年開發的糖芯片技術以及超算平臺,同樣也把糖加到里面,來大大加快藥物篩選發現的速度。第二個例子是抗病毒方面,病毒種類非常多,可以跟它的神經氨酸酶進行作用,從多糖、寡糖的層面,研究表明這類化合物顯示了很好的活性。近期有七個糖類化合物正在做系統的臨床前研究,我們有一種藥物代號是DG136,不同于PD-1、PD-L1,它可以誘導產生一系列因子殺死腫瘤,預計今年年底會提交臨床申請獲得臨床研究批件。
總之,海洋多糖是醫藥、食品、化工開發的優質資源,應用面廣、附加值高,以糖為基礎的海洋藥庫研發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開發中國“藍色藥庫”正當其時。
(作者:于廣利,系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功能實驗室副主任)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