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諾一家牽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
“已有簽證的患者2周左右即可見到美國醫生。”——這是記者10月18日從“國際醫療中的患者服務”論壇上獲知的信息。該論壇由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國內大型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聯合主辦。論壇上,盛諾一家與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正式簽約,為中國患者赴美治療打開了一條便捷通道。
盛諾一家與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正式簽約
美國頂尖醫院離中國不再遙遠
10秒、1分鐘、5分鐘、30分鐘……在電極的刺激之下,鄭永軍(化名)挪動著雙腿,慢慢向前移動。他滿頭大汗,卻抑制不住興奮:“沒想到,我還有重新站立起來的一天!”
在此之前,身患脊髓疾病的鄭永軍已經癱瘓在床四年之久。
幫助他站起來的是2018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率先投入應用的國際前沿研究成果——通過在患者脊椎安裝電極片,刺激干細胞修復萎縮神經,再配合理療和可穿戴的機器人行走設備,患者就能實現站立和簡單移動,甚至逐步恢復部分行走能力。
像鄭永軍一樣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尋求醫療服務的中國患者在近幾年迅速增長,已經多達數百人。
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的商務發展總監索拉婭·安吉里表示,2013年以來,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就開始與盛諾一家合作,為其轉診過來的中國患者提供全球領先的醫療服務。
經過6年的細致“考察”后,索拉婭·安吉里表示,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全面了解了盛諾一家高效專業的轉診服務,最終選擇盛諾一家成為其在中國的重要簽約合作伙伴。
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商務發展總監索拉婭·安吉里
“有的事情是患者自己能做好的,有的事情是患者自己做不好的。”對于為何選擇與盛諾一家簽約合作,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的華人職員曾令遠告訴記者,他經常遇到兩種極端的患者:一種可能拿出長達500頁的病歷資料,一種可能只準備了兩張CT檢查結果。病歷資料太少或者太多,都會影響患者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就醫預約。
“以病歷翻譯為例,在我們的合作伙伴發來的翻譯病歷中,只有盛諾一家等幾家轉診機構的病歷資料我可以不用再審核,直接一鍵轉發給醫生進行評估和預約。”曾令遠說,很多人認為病歷翻譯和整理很簡單,但事實并非如此。病歷信息翻譯是否精準,病情摘要是否到位,將直接決定醫生的診療方案是否準確,是患者獲得有效治療的“奠基石”。
據了解,盛諾一家成立于2011年,是國內最早、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先后獲得過紅杉資本、普思資本和中信里昂的注資,2018年在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評選的《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影響力榜》中位居海外就醫影響力機構榜首。
而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則是美國學術型醫療模式的發源地,開創了現代醫學教育的新模式。至今為止已經從約翰·霍普金斯走出過29位諾貝爾獎得主。全球首例乳腺癌外科手術,首例腎臟透析,首例心臟外科手術,首個可植入、可充電的心律調節器,首顆心臟生物起搏器等,都誕生在這里。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發布的“美國最佳醫院排名”中,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曾連續21年排名綜合第一。
AI助力 赴美就醫只需2周
為癱瘓四年的鄭永軍精準匹配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正是盛諾一家。而這樣的匹配,盛諾一家每年要完成上千例。
“不止要精準,還要高效。”盛諾一家董事長蔡強說。選擇出國看病的大多是重大、復雜疾病患者,他們的病情不能等。為此,盛諾一家引入AI技術,邀請美國專業技術人員聯合開發出一套“全球臨床專家智能匹配系統”。目前,該系統已收錄3000多名國際一流專家的信息,其中,就包括很多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醫生。
盛諾一家董事長蔡強
“這些信息包含學術頭銜、臨床專長、是否參與指南制定、發表過的學術論文,以及盛諾一家既往轉診患者的真實評價等。未來我們還會不斷豐富有價值的信息,形成每一位醫生的精準畫像。”蔡強說。
有了“畫像”,在匹配系統里輸入患者的詳細病情,系統就會排序推薦相應的專家,再經過專業的醫學顧問審核,最后給患者推薦最適合的兩到三位專家,供患者選擇。
不僅是找醫生“更智慧”,決定就醫質量最基礎的病歷翻譯也更加智能。據蔡強介紹,通過與業界領先的人工智能研發團隊合作開發的“云端”智能醫學翻譯,可以讓90%的病歷翻譯工作在云端完成,而且精準度更高,核心的10%再由專業醫學翻譯人員來完成。
在AI技術的加持下,整個出國看病的轉診效率也大為提升,“如果患者有簽證,2周內即可見到美國醫生。”
做就醫之旅的“專業管家”
近年來,海外醫療在中國快速發展。不過,不管行業如何變化,患者始終是醫療服務的核心。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我們致力于成為患者‘健康之旅的好管家’。”曾令遠說。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行動不便的患者可以使用醫院免費提供的輪椅。為了全面確保患者的安全,醫院會安排專門的護工負責推送輪椅,全程陪護患者。每一把輪椅還貼心地配備了安全帶,以免患者不小心掉落受傷。
在蔡強看來,“患者至上”也是盛諾一家一貫的堅守。“作為行業開創者,我們致力于為患者提供高效專業的服務,整合全球優質醫療資源,真正為患者創造價值。”他說。
在論壇上,中國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杜捷夫教授表示,美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而美國的醫療服務也有許多亮點值得借鑒。他曾經在約翰·霍普金斯攻讀博士后,也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就過醫,對于美國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深有感受。
“醫療絕不僅僅只是治病,醫療更是全流程的專業級的服務。”他說。
對于盛諾一家與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轉診渠道的開通,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副總編趙安平認為,整合全球頂級醫療資源為中國人民的健康服務,是“健康中國”戰略指導下的有益嘗試,將有利于提升國人的健康品質。
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副總編趙安平
蔡強表示,對于患者來說,當面對重大疾病,特別是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心腦血管需要接受高危手術,或者復雜的神經系統疾病等,在有足夠經濟能力的條件下,應該盡早考慮國外是否有更好的方法,避免延誤病情。
索拉婭·安吉里則特別提到了約翰·霍普金斯的神經外科、腫瘤學、消化科、泌尿外科、眼科、病理學等專科,在美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都是頂級專科,對患有相關疾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