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院黃漢源教授從醫60年 萬例手術惠及患者
知名乳腺疾病專家、協和醫院黃漢源教授
行醫60年慶典暨協和粉紅花園十周年慶典活動在京舉行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彭蕓
2019年10月25日,我國知名乳腺外科專家黃漢源教授從醫60周年慶典活動暨協和粉紅花園十周年慶典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舉行。87歲高齡的黃漢源教授,在鮮花簇擁下,接受來自中國醫師協會的相關領導、北京協和醫院以及北京當代乳腺醫學研究院的醫生同仁們、全國各界知名專家與學者、以及患者代表的真摯祝福。
黃漢源教授于1959年進入協和醫院工作,親手創立了乳腺外科。在臨床實踐的不斷摸索下,黃漢源教授對乳腺癌的診療水平也愈發精湛,曾在未用任何其他診斷手段的情況下,確認過直徑僅0.7cm的早期乳腺癌,并且能在50分鐘之內完成乳腺癌根治手術。迄今,正確診斷率達到98%,完成過上萬例乳腺癌手術,近年來致力于乳腺慢性疾病的研究,完成上千例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手術。
行醫60年,恪守從醫初心,黃漢源教授堅持把患者放在第一位。退休以后,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對乳腺慢性疾病的研究與治療中!耙驗獒t學界對乳腺癌的研究較為重視且進展較快。而對于乳腺炎性疾病的研究卻相對滯后,目前醫學界對急性哺乳期化膿性乳腺炎很熟悉。但對慢性乳腺炎卻困惑多多,經常誤診。乳暈瘺管(Zuska病)、漿細胞性乳腺炎PDM(導管擴張癥)、肉芽腫性乳腺炎(GLM)是三種常見慢性乳腺炎。而漿細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腫性乳腺炎因為也屬于瘤樣病變,是乳癌的鑒別診斷之一,容易被誤診為乳腺癌,而誤診可能造成患者同樣失去乳房。”
“我做一臺乳腺癌手術可能只需要一小時左右,做一個漿乳手術卻需要五六個小時,因為病灶像西瓜里的西瓜籽,要一個個挑出來,一粒沒挑出來都會復會,復發率高達到30%!秉S漢源教授說,慢性乳腺炎的治療正面臨著“誤診誤治不愿意治”的窘境。因此,退休后的黃老積極投身于對乳腺慢性疾病的研究與治療中。他在北京當代乳腺醫學研究院的協助下,成立黃漢源乳腺疑難病專家組,帶領10余名乳腺專家,一直致力于研究漿細胞性乳腺炎,推進乳腺疾病細化工作。
“目前,我們不能否認有些民營醫院的失信問題確實存在。但更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對醫療資源的補充,民營醫院在發展過程中的確為老百姓就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這些年,我頂住壓力,和民營醫療資本一起攜手努力,目的是希望能成為公立醫院的‘延伸手臂’,讓這些的患者不被誤診且有地方能治!讓在協和掛不著我號的患者能找到我,有地方可治。”
15來,黃漢源教授不斷改進手術手法,目前經過他上千例的臨床手術實踐與研究,已能保證術后復發率低于2%。目前,北京當代乳腺醫學研究院共建立醫患溝通群8個,包括群成員4000人,為3000多位患者解答問題超過730000余次,總結了超過5000例的病例分析!
在行醫60周年活動慶典上,黃漢源教授還為大家帶來了好消息。為了更好的普及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相關知識,由黃漢源乳腺疑難專家組肉芽腫分組組長史曉光教授成立了“北京當代乳腺醫學研究院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專病聯盟”,將針對漿細胞性乳腺炎及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開展深入研究,不斷完善疾病譜健康數據庫,推出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運用中醫的基礎理論針對不同患者不同體質制定不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解決漿細胞性乳腺炎及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類疑難疾病的治療難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