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多銷境外,這家化妝品原料生產商擬創業板IPO
11月14日晚間,南京科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申報稿,擬申請在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聯席主承銷商為民生證券及華英證券。
當你使用市場上各類品牌化妝品時,有沒有留意過其中添加了哪些成分,而且這些成分又從何而來?
如今,有這么一家生產化妝品原料的公司準備上市。
11月14日晚間,南京科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思股份”)更新了申報稿,擬申請在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聯席主承銷商為民生證券及華英證券。今年4月,科思股份首次提交申報稿,正式開啟上市之旅。
新三板退市公司
IPO日報注意到,科思股份并不是資本市場的“新人”。
成立于千禧之年,科思股份注冊地位于南京。2016年底,公司開始在新三板公開掛牌。然而,僅短暫掛牌了四個月,公司便宣布因重大戰略調整從新三板退市,并于2017年5月摘牌。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控股股東系南京科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科思投資”),持股比例為69.57%。同時,公司董事長周旭明直接持有科思股份500萬股股份,又持有科思投資100%的股權;周久京與周旭明系父子關系,因而兩人被認定為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科思股份85.11%的股權。
此外,根據天眼查信息,在新三板掛牌之前,公司分別于2011年和2012年進行了兩次融資,投資方均系盛宇投資,融資總額為8400萬元。
公司表示,受融資渠道限制,現階段銀行貸款成為主要對外融資渠道。根據披露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科思股份銀行借款為2.4億元,且均為1年內到期的銀行貸款,資產負債率為48.36%。
本次申請上市,科思股份擬募集資金6.42億元,用于“馬鞍山科思化學有限公司25000t/a高端日用香原料及防曬劑配套項目(一期工程)”、“安徽圣諾貝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并拿出1億元用于償還公司及子公司銀行貸款,用5000萬元來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表示,通過發行募集資金償還貸款,可以改善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根據介紹,科思股份主要從事日用化學品原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防曬劑等化妝品活性成分及其原料、合成香料等,主要應用于化妝品、洗滌用品、口腔護理品等消費領域。因此,公司業務發展狀況與化妝品行業、香料香精行業等行業發展息息相關。
以化妝品行業為例,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回暖,化妝品消費也有所回升。2017年,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達4648.35億美元,同比增長5.25%;2018年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達4851億美元,同比增長4.3%。
受下游終端市場消費需求的帶動,公司的收入也在不斷增加。2016年-2019年上半年,科思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09億元、7.11億元、9.72億元、5.71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4348.89萬元、4278.35萬元、8675.45萬元、6786.04萬元。
從2019年1月-6月數據來看,化妝品活性成分及其原料帶來4.26億元收入,在當期收入中占比75.27%,系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合成香料類貢獻了1.19億元收入,占比21.06%。
約九成收入來自境外
申報稿中顯示,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5.57億元、6.4億元、8.63億元、5.09億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80%、90.72%、89.78%和89.81%。由于境外銷售占比較高,公司的業務也會受到匯率波動以及出口退稅政策變動帶來的風險。
具體從境外銷售地區來看,公司產品主要銷往歐洲、美國和亞洲,2019年上半年對歐洲的銷售額為2.09億元,在境外收入中占比超四成。
據悉,公司防曬劑等化妝品活性成分主要客戶包括帝斯曼、拜爾斯道夫、寶潔、歐萊雅、默克、強生等大型跨國化妝品公司和專用化學品公司;合成香料主要客戶包括奇華頓、芬美意、IFF、德之馨、高砂、曼氏、高露潔等全球知名香料香精公司和口腔護理品公司。
2016 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月-6月,公司向前五大客戶(合并口徑)合計銷售額占當年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分別為64.47%、61.54%、68.45% 和70.02%。
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的前五大客戶系帝斯曼(DSM)、德之馨(Symrise)、亞什蘭(Ashland)、奇華頓(Givaudan)、上海禾稼貿易有限公司。其中,對第一大客戶帝斯曼的銷售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47.38%。
此外,根據公司介紹,其還具備防曬劑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憑借完整的產品線和嚴格的品質管理,成為國際防曬劑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公司也是鈴蘭醛、2-萘乙酮、合成茴腦等合成香料的主要生產商之一。截至招股書簽署日,科思股份及子公司共擁有110余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2項。
(國際金融報記者 楊紫薇)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