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產后月子  產后恢復

專家呼吁重視骨密度檢測 關注“迫在眉睫的風險”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2-09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上發布的《骨質疏松媒體報道分析》顯示,2018年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首次骨質疏松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骨質疏松相關報道出現5年內最高峰值。但媒體報道總量仍遠低于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公眾對骨質疏松癥危害的認識仍存在不足。多位專家呼吁:預防骨折,關注“迫在眉睫的風險”。

  骨質疏松癥是影響民眾健康最常見的骨骼性疾病,然而,國民對它的認知普遍不足——2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相關知識知曉率僅為11.7%。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首次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40歲至49歲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3.2%,65歲以上則達到32%。

  骨質疏松癥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各年齡段人群均應注重相關預防。其中,嬰幼兒和年輕時的生活方式與成年后骨質疏松發病率有密切聯系。“經DXA測量的面積骨密度參數,除女性腰椎在30歲至39歲達峰外,其余所有參數均在20歲至29歲間達峰,而后隨著年齡增長骨量持續下降。自40歲開始,骨量減少人群比例已明顯升高。”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夏維波教授強調,要盡早發現骨量下降的發生,同時以健康生活方式干預為主,定期去醫院做骨密度檢測;對確診為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或存在較多危險因素的人群,應當遵醫囑開展藥物干預。

  由于骨質疏松癥導致的骨折危害嚴重,發生急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風險極高,被稱為“迫在眉睫的風險”。夏維波指出,要特別關注既往骨折史,尤其是近2年內骨折史,可能預示著更高的骨折風險。對骨折高風險人群,應據骨折風險及時開始有效藥物治療,包括促骨形成藥物,抗骨吸收藥物等。只有通過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相結合,才能夠改善民眾骨質疏松的問題,為健康加“骨”勁。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