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產后月子  產后恢復

2019,快遞行業不順風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2-22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隨著5G商用的加速落地,物流行業的顛覆式變革已經在2019年拉開了序幕,各大快遞巨頭紛紛布局物聯網、大數據、AI等前沿技術,引領快遞行業從速度戰與價格戰逐漸向科技戰過渡。

市場需要競爭,有競爭才有活力。當無法適應現實的玩家被淘汰,不適應時代的打法被廢棄,不甘心虧損的巨頭完成轉型,未來的快遞行業將加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作者 | 五福

來源 | FN商業(ID:FN-24H)

1996年9月1日,26歲的崔維星在廣州大沙頭海印城租下8平米的門市,創辦了德邦快遞的前身——崔氏貨運,開始了“4人8平米”創業之路。23年后,德邦快遞已經是大件快遞行業的領軍企業。

2019年,電視劇《在遠方》熱映,劇情主要講述男主姚遠(劉燁飾)在快遞行業二十多年間跌宕起伏的創業歷程,其故事主線與背景,與德邦快遞的發展歷程大同小異。

不管《在遠方》是否以德邦快遞為原型,劇中所展現的互聯網全面普及、電商蓬勃發展、物流行業借勢而起、民營快遞百花齊放等等,都是現代人生活方式二十年間劇變的縮影。

2019年,快遞產業發展到了怎樣的程度?領軍企業為何遭遇了瓶頸?平靜的水面下隱藏著多少波瀾?未來又面臨著哪些挑戰?

行業總體情況

12月16日,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2019年第600億件快件誕生。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馮力虎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快遞包裹量每年以新增100億件的速度邁進,已連續6年超過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國內市場已經成長為全球發展最快地區。權威數據顯示,據測算,我國平均每個包裹的價值約為137元,這意味著2019年間接推動經濟增量1.37萬億元。

此外,國家郵政局表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寄遞市場,也已經成為世界郵政業的動力源和穩定器,對世界快遞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

作為對比,國家郵政局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038.4億元,同比增長21.8%。

因此,2019年快遞行業的業務累計量增速還將超過2018年,繼續維持高速增長的勢頭,業務累計收入也將突破7000億元。

整體而言,國內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及業務收入方面都在2019年持續且高速增長,市場潛力仍在,想象空間巨大,未來可期。

然而,同濟大學中國交通研究院表示,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物流業面臨著結構調整、產業優化、降本增效等挑戰,也迎來了信息技術、智慧物流、市場升級等發展機遇。受宏觀經濟下滑、消費需求增速回落、產業結構優化以及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的影響,今年我國物流強度將進一步下降,物流市場規模增速或將收窄至低于經濟增速。

地主家的余糧

能活到2019年底的快遞公司都不容易,看似平靜的一年,快遞行業發生了難以想象的劇變。

今年4月,劉強東在內部信中表示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8個億,而且已經虧了十幾年。

為了擺脫虧損局面,京東物流在超過100城以上的地區開啟了個人業務,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達到23座,形成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沈陽、西安和杭州為中心的八大物流樞紐,據稱也是亞洲電商物流領域規模最大的智能物流倉群。

10月29日,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曬出了成績單,表示京東物流2年多來京東物流服務客戶超過20萬,外部收入增長近8倍,占總體收入近40%,個人快遞業務還將繼續投入。

王振輝還表示,京東物流將圍繞“體驗為本 效率制勝”核心戰略,加快冷鏈網絡、to B網絡的搭建,提升供應鏈和快遞服務能力,還將加大無人科技、數字化、5G等技術布局。

2019年,京東物流從連年虧損到盈虧平衡,從一系列操作來看,它的挑戰對手是誰呢?

是順豐。

2018年全年,韻達快遞業務量增速高達47.99%,百世匯通業務量增速45.1%,中通快遞業務量增速37.1%,圓通快遞業務量增速31.61%,申通快遞業務量增速31.13%。四通一達們在追趕的是誰呢?

還是順豐。

而順豐剛剛經歷了最難的一年。據其公開發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營收909億,凈利潤同比下降近10%,這是順豐十多年來最差的業績。

此外,2017年順豐的凈利潤77億元,比A股另外三家快遞公司韻達、圓通、申通加起來還多。順豐巔峰市值高達3000多億元,但到了2018年縮水1700多億,甚至在2018年9月末,順豐負債總額308億元。

行業在發展,寄件總量水漲船高,但訂單屬于誰從來不是安排好的,不出眾的只能出局。于是2019年成為了順豐沖擊瓶頸期的一年。

從2019年3月開始,順豐將供應鏈業務單獨列出,最大程度發揮“直營”、“全面”和“本土化”的優勢。同時,順豐旗下業務板塊“順豐同城急送”宣布成立公司,在業務上獨立運營,在品牌上獨立運營。

10月份開始,有傳聞稱順豐將收購唯品會的品駿快遞業務,這筆交易在11月25日終于官宣。在這筆交易中,順豐看重的是唯品會的快遞單量及其所代表的電商市場,這是順豐一直忽視了的領域,也是菜鳥系趕超順豐的最大優勢。

據2019年上半年數據,中通以19.3%的市占率占據上市快遞企業的榜首,其次是韻達的15.6%、圓通13.7%、百世11.7%、申通10.8%,順豐的市占率只有7.3%。通達系企業占據了快遞市場的大部分業務量。

雖然通達系的崛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那個不喜歡錢的男人,但這也是兩種各有利弊的模式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正面對決。

直營模式與加盟模式的交鋒,從王衛拒絕與馬云合作、馬云聯合四通一達成立菜鳥聯盟之后就開始了。直營更適合高端,順豐也一度壟斷過這塊市場,也因此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電商市場。

但以拼多多為代表的下沉電商突然崛起,極致性價比的路線讓走高端的順豐難以企及,加盟模式的菜鳥系則理所當然地接管了這部分業務,進而在業務量與營收等層面趕超順豐。

2019年,在直營模式上孤軍奮戰的順豐與湊齊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菜鳥系的遭遇戰之后,順豐已經意識到了危機,開始倉促布局曾經不屑一顧的同城配送業務與下沉市場。快遞行業已經不再是順豐領跑其他跟隨的局面,而是真正的百花爭春

小玩家的悲傷

頭部玩家尚且轉型求生,中小快遞企業則在2019年紛紛走到破產倒閉的邊緣。

2018年,頭部快遞企業市場占比為81.2%,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今年則有望進一步提升。而中小快遞企業承載能力、覆蓋能力、服務水平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絕對劣勢,艱難求生。

今年4月,一次詭異的收購案將曾經的明星快遞公司如風達帶入大眾視野。如風達實際控制人中信產業基金在2018年9月通過橙聯控股把如風達賣給通用物流,但并未對員工與供應商進行任何形式的通知。

3月11日,如風達官網發公告稱暫停部分業務。4月3日,數百名供應商和員工代表在如風達和中信集團的總部大樓討要所欠的賬款和薪資。現場維權人士稱,如風達拖欠員工、承運商、加盟商、勞務派遣公司的賬款總額超7000萬元。

在這個時間點上,橙聯控股方面表示通用物流未及時補充如風達資金導致欠款事件發生。通用物流則發布聲明,以“原協議生效后,如風達經營發生重大變化”為由要求終止收購如風達。橙聯控股發布聲明表示,通用物流“嚴重違約和侵權”,并要求通用物流立即履行付款義務。

也就是說,數百名債主來討債,兩個本應負責的互相罵罵咧咧地走了,留下債主不知道該去找誰要錢。而幾次易主的如風達,最終沒能逃脫停擺的命運。

3月22日,總部位于上海的國通快遞公司人事部下發了一份停工放假的通知,稱公司經營困難,處于嚴重虧損狀態,目前已經處于停工狀態,預計未來仍將繼續停工。

而巔峰期曾擁有65個大中型轉運中心及5000多家網點的全峰快遞,在二線快遞中曾處于領先地位,被譽為快遞行業的黑馬,也在2019年負債過億,最終破產倒閉。

在整體行業持續發展、業務需求量增長的背景下,怎么中小快遞企業還是撐不過洗牌期呢?

首先,快遞行業業務量雖然持續增長,但快遞單件價格卻在急劇下跌,這對利潤本就不高的中小快遞企業而言是致命的威脅。隨著競爭加劇,市場集中化趨勢加快,資源向頭部聚攏,但頭部企業都難盈利,何況小企業。

其次,快遞行業頭部玩家在電商總體下沉的背景下也同時下沉,本來固守在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快遞企業在速度、服務和口碑都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很難擺脫“大魚吃小魚”的法則。

新技術的能量

在增長空間有限、盈利受阻的背景下,人力成本是總容易掌控的環節,中小企業無奈之下選擇極度壓縮人力成本,最終被市場淘汰。那正確的做法是靠什么呢?

科技。

首先有政策支持。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且提出“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同時,《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提出以127個城市作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

因此,作為政府穩增長穩投資的重點領域,智慧型物流園區、物流物聯網絡、農村物流、冷鏈物流等新型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在2019年迅速擴大。

除了政策導向對快遞行業發展的利好趨勢,各家快遞企業也在以實際行動證實科技對于快遞行業的改造能力。

順豐在2019年進一步加快了智慧物流建設,加大了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化及自動化操作、智能硬件等方面的研發投入,在科技方面的年投入達到27.23億元。

今年618,京東物流引入5G+IOT、無人倉以及無人配送等科技,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綜合規劃群負責人傅兵提到,將通過創新物流平臺解決方案輸出優勢技術。物流科技的重投入也是京東物流在2019年扭轉虧損的關鍵點。

馬云則在出席第三屆全球智慧物流峰會時就公開宣布,菜鳥將投入1000億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這張網必須依靠技術、數據,將全球連接起來,讓快遞在國內實現24小時內送貨必達,全球范圍內72小時送貨必達。

12月中旬的年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蘇寧智慧零售全場景布局已經完成,蘇寧將在明年新增科技、物流等領域基礎設施投入不低于400億元。

由此可見,擁抱智能科技,加快推進傳統企業業務流程的數字化改造,是快遞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把物流每個環節的信息轉化為數據,并將這些數據打通實現在線化,是解決傳統物流企業業務數據化的第一步。

按照數字化的要求對業務流程及組織管理體系進行重構,推動全流程的透明化改造,通過智能化技術賦能物流各個環節實現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實現數據業務化。

隨著5G商用的加速落地,物流行業的顛覆式變革已經在2019年拉開了序幕,各大快遞巨頭紛紛布局物聯網、大數據、AI等前沿技術,引領快遞行業從速度戰與價格戰逐漸向科技戰過渡。

下一輪的展望

《在遠方》中,遠方快遞被收購之后,姚遠重新創辦了新遠方快遞公司,最終重新回到了行業頭部。

但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有主角光環,所以2019年的快遞行業才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在這一輪洗牌期之后,市場規模繼續擴張,行業資源向頭部聚集,四通一達格局被打破,巨頭玩家的觸手逐漸伸向對方的領域,新一輪快遞大戰蓄勢待發。

市場需要競爭,有競爭才有活力。當無法適應現實的玩家被淘汰,不適應時代的打法被廢棄,不甘心虧損的巨頭完成轉型,未來的快遞行業將加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