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音節切入,“盈拓文化”提供泛娛樂現場智能場景一體化服務
艾媒咨詢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電音節市場自2017年開始迎來爆發,電音節舉辦數量從2016年的32場,2017年的86場,到2018年舉辦超150場,兩年之內,數量翻了近五倍。
不過整體上看,由于國內電音節尚在起步期,在落地執行層面上與國外有較大差距,在人員管控與現場消費層面存在痛點。
在傳統的人員管控方面,采用的是安保人員佩戴工作證進行逐一身份確認的方式,整體效率低,所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高,并且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出現借證逃票以及跨越權限進入其他區域等問題。
另一方面,由于電音節現場人員眾多,基站帶寬往往難以滿足場地用網需求,容易出現網絡不穩定現象,對于用戶而言,無法通過手機掃碼進行順暢的現場消費,造成現場消費流程不暢、擁堵、購買障礙等情況。
36氪最近接觸到的北京盈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盈拓文化)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泛娛樂現場智能場景服務提供商,目前主要集中在電音節市場,提供線上和線下的一體化服務,希望解決電音節現場人員管控效率低、現場消費系統障礙等問題,提升電音節體驗。盈拓文化從2018年底開始轉型提供智能場景服務,此前公司主要業務為演出票務以及粉絲運營等。
智能芯片系統+小程序
針對痛點,盈拓文化針對電音節主辦方推出的產品包括線下的智能芯片手環系統,基于NFC技術開發,手環芯片支持身份識別與支付消費,以及為活動定制開發的APP/官方小程序平臺,帶有資訊發布、周邊售賣、以及錢包充值等功能。
在人員管控方面,具體的方式是,在入場前向用戶發放手環,通過授權設備將身份權限寫入手環并激活,用戶可憑借手環刷卡通過所設立的閘機等驗證設備,驗證相關授權進入場地或場內不同區域,實現人員自動化出入場以及人員區域管控。一方面提高人員進出場效率,減少工作人員成本和錯誤率,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現盜用工作證件產生的逃票、進入管控區域等問題。
刷手環過閘進場
根據盈拓文化CEO趙曉楠的介紹,盈拓文化目前采用的手環芯片,主要采取的是NFC技術,技術成熟穩定,芯片加密及手環工藝設計具有多重防偽性。手環的腕帶采取的是單向佩戴不可無損拆除的形式,會在入場前由工作人員指導確認佩戴,只能選擇物理破壞的方法拆除,避免盜刷問題。
在消費系統方面,盈拓文化自主研發的消費系統終端包括商戶使用端的POS機以及用戶端的智能手環。用戶拿到手環后,可以在線上小程序為手環進行充值。充值后憑手環在現場進行無網刷卡消費。提高付款效率,減少電音節現場支付壓力。
刷手環現場付費
趙曉楠告訴36氪,在為主辦方工作人員提供的小程序版本中,擁有實時數據報告,可以看到用戶基于智能手環產生的進出場記錄以及消費記錄等可定制化數據,主辦方可以隨時評估場內人流情況以及消費品消耗情況。
盈拓文化實時數據后臺
另外,在活動結束后,主辦方將收到關于整場電子音樂節的用戶消費畫像、人員流動熱力圖等,趙曉楠認為,這些將在未來幫助主辦方進行營銷優化,提高贊助商品牌轉化率。
完整數據報告樣表
已協助8場中大型電音節舉辦,希望確立行業標準
商業模式上,趙曉楠表示,目前盈拓文化采用的定價依據是電音節參與人數,平均每人價格在20-30元,面向主辦方收費,單場收費在40-150萬之間,新購毛利在25%-30%,續購毛利或將達70%。
自2019年8月份正式推出以來,盈拓文化已協助8場中大型電音節及音樂節的舉辦,主要合作場次有2019 EDC(Electric Daisy Carnival)廣東站,Creamfields(奶油田)2019 廈門站、廣州站,2019云南撫仙湖麥田音樂節,2019梅塔特隆電音節沈陽站等,已覆蓋人數16-18萬。
談及市場規模,趙曉楠認為,國內電音節的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都在不斷上升,根據艾媒咨詢一份預測報告,2020年中國電子音樂用戶規模將達4.46億人。另外,在系統發展成熟后,盈拓文化將會涉及體育、電競、文旅、會展等泛娛樂活動現場。
2020年,盈拓文化計劃繼續擴大合作規模,希望覆蓋100-150萬人次。趙曉楠表示,達到一定量級之后,將會考慮推出數據服務。目前,盈拓文化的產品為1.0版本,支持的功能有身份識別、支付功能,未來智能硬件將加入更多數據信息維度,譬如藍牙地理位置+場內停留時間,用以判斷現場營銷效果。加入心率監測,用于場內生命安全保障以及藝人演出效果判斷。
趙曉楠透露,目前國內的電音節主辦方的收入主要來源于:票房收入、品牌贊助、現場消費提成。盈拓文化的系統對于主辦方的價值不僅在于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電音節用戶體驗以及提高現場消費總額。現場消費系統更重要的價值在于整合電音節的支付系統,提煉消費數據,總結趨勢,幫助下一年的場地優化以及品牌贊助營銷。
除此之外,2020年盈拓文化或將與奢侈品品牌合作開發手環、提升手環紀念價值,并且與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建立泛娛樂活動智能化標準,確立并推廣線上線下智能一體化服務。
團隊方面
團隊方面,盈拓文化目前團隊規模在40人左右,60%為技術與研發,CEO及合伙人趙曉楠畢業于英國愛丁堡大學,曾任職某百強房地產企業市場營銷總監,連續參與醫療基因項目創業與云技術平臺影像創業。合伙人楊君毅畢業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曾為北京瘋狂互動創始人,擁有十年移動互聯網技術團隊管理、產品項目研發經驗。合伙人張超畢業于燕山大學,曾任搜狗科技產品官。
目前,盈拓文化正尋求新一輪融資,將用于硬件更新、團隊擴張以及實驗場景落地等。
(文中圖片來源:盈拓文化)
——————
我是36氪記者姜菁玲,業務交流可添加微信jjingl-,煩請備注公司+姓名+職務+來意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