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大寶寶腦癱,與寶媽這個“哄娃”方式有關,許多父母都愛做
寶寶在哭鬧時,很多父母都喜歡通過搖晃的姿勢來哄寶寶,但是這個常用哄寶寶的方式,稍有不慎,就容易釀成大意外。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三月大嬰兒被媽媽搖出腦積液
小李家三個月大寶寶,連續2天出現抽搐狀況,最后在醫院檢查,發現有腦積液,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護理,孩子才慢慢好起來。
原來,寶寶平時總是喜歡哭鬧,所以媽媽就抱著嬰兒搖晃來哄她,讓她安靜下來。寶寶似乎也比較喜歡這個動作,所以就一直延續了這個哄娃的動作。
醫生介紹,這名嬰兒出現的腦積液可能會“搖晃嬰兒綜合征”有關。
什么是搖晃嬰兒綜合征?
搖晃嬰兒綜合征是一種多發于0-4歲孩子,尤其是6個月內嬰兒的癥狀,其主要原因是嬰兒受到持續的搖晃,從而對腦部產生損害。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腦積液、腦梗塞和偏癱等后遺癥。
為什么會造成?
1、哪些動作?
嬰兒出現搖晃嬰兒綜合征主要是受到外界的持續搖晃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的不當搖晃方式都可以造成這一結果,特別是以下的幾個方式尤為明顯:
a、前后左右搖晃嬰兒;
b、反復拋向空中再接住;
c、抱著寶寶原地快速打轉;
d、將寶寶前后用力翻躺;
e、往床上扔;
f、過度依賴搖籃。
2、致傷原理:
小嬰兒的頭部比較脆弱,也相對比較大,占到了身體體重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時他們頸部肌肉發育不夠發達,受到外界的沖擊后,無法自我緩沖保護好頭部。
在受到外部的持續的搖晃之后,腦部和顱骨之間就會出現沖擊,會引起顱內的血管破裂、神經纖維斷裂,從而引起搖晃綜合征。
據美國相關部門的數據統計,美國兒童患搖晃嬰兒綜合征的死亡率高達25%,幸存者中,20%的人能夠“痊愈”,剩下的80%都患有終生殘疾。
應當如何避免?
1、這類動作應當禁止:
以下的三個動作,父母無論是出于哄孩子還是逗孩子的目的,都應該全面禁止:
a、禁止將寶寶拋到床上
將寶寶往床上拋的過程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無法預判寶寶的落“地”點,一旦寶寶的頭部最先落地,可能會對頸椎和腦部造成傷害,嚴重還可能出現窒息的危險。
b、禁止高空拋接寶寶
在高空拋接寶寶的過程中,寶寶的頭頸部會受到多次的沖擊,容易對寶寶的大腦造成損傷。
此外,在拋接的過程中也極易發生“空接”的意外,如果沒有接住,孩子掉在地上,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c、禁止旋轉寶寶
如果寶寶頸部肌肉的發育不太成熟,那么在旋轉的過程中,極易傷害到寶寶的頸椎,所以這類動作也是非常危險,需要禁止的。
2、正確應該這樣做:
據專家介紹,哭是嬰兒表達一切的方式,一個嬰兒一天哭2-3個小時是正常的現象,家長對此不必太過焦急。
在面對嬰兒哭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輕拍嬰兒后背的方式來安撫寶寶,這種動作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一種方式。
此外這些動作也可能對寶寶身體造成傷害
1、抱著寶寶入睡
寶寶在大人的懷抱中睡覺,會一直處于一種淺睡眠狀態,而只有處于深度睡眠人體才會大量分泌生長激素。
此外,寶寶被大人抱著身體會處于蜷縮的狀態,不利于骨骼的自然生長,所以長時間的被抱睡,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和生長發育。
2、捏寶寶臉蛋
很多家長都很喜歡捏寶寶肉嘟嘟的小臉蛋,但其實這種愛撫的動作對寶寶存在安全隱患。
小寶寶的皮膚都是很嬌嫩的,如果腮腺等部位被捏傷,就容易導致寶寶流口水或者導致炎癥的發生。而長時間受到打擊的擠壓,炎癥可影響,面部的正常發育。
3、親吻寶寶
此外,寶寶的抵抗力是非常弱的,如果被生病或者是帶有大量細菌的人親吻面部或嘴巴,是非常容易導致寶寶被病菌入侵的,從而引起疾病的發生。
小寶寶身體各器官的發育還不太成熟,抵抗力也比較差,所以父母應該為寶寶提供一個“安穩”的環境,讓他們茁壯健康的成長。(SF)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