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媽媽不適合全職帶娃,越帶孩子越差勁,還不如交給家中老人
執筆:王彩云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后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聽過,孩子由媽媽自己帶才是最好的,且有不少育兒專家也說過:孩子最好不要隔輩帶。
其實,兒科心理學家是這樣指出的,孩子3歲前,是建立安全感和認知世界的關鍵時期,若父母不能給予足夠的信任和依靠,將會影響他們長大后的人生觀和人際交往,還會變得悲觀多疑。可并非所有的媽媽都適合全職在家帶娃。
圖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這3種媽媽帶孩子傷害很大,還不如老人帶
1、忙于工作的媽媽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媽媽即便是在家帶孩子期間,也無法放下手頭的工作,全身心的照顧娃,可能會做一些兼職或加入微商,一開始的初衷可能是不想與社會脫節,或是想在空閑時間賺個零花錢,最終由于無法協調好工作與照顧娃,演變成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帶孩子成了副業。
這樣會使得媽媽除了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外,其他時間都讓娃自己玩耍,不跟他交流,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讓娃變得特別孤僻。
2、手機不離手的媽媽
全職媽媽在家,每天面對的都是孩子,生活可能些枯燥無味,假若媽媽的心態一時間調整不過來,就容易忘記初衷,會通過玩手機、網購、看電視等來緩解自己的無聊情緒。
最后,將孩子扔在一邊不管不顧,甚至在他們哭鬧的時候感到煩躁,等娃大點了,直接扔個手機讓他自個玩。
然而,大家還記得那些因媽媽只顧玩手機,孩子出事故的新聞嗎?
沙縣某醫院一位媽媽只顧自己低頭玩手機,沒有注意到自己3歲的兒子獨自在欄桿處玩耍,最終導致孩子臉朝地跌下二樓,雖然第一時間被醫生發現送進急救室,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身體多處骨折。
沙縣某醫院一位媽媽只顧自己低頭玩手機,沒有注意到自己3歲的兒子獨自在欄桿處玩耍,最終導致孩子臉朝地跌下二樓,雖然第一時間被醫生發現送進急救室,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身體多處骨折。
類似這樣的案例,在生活中不少見,這些手機不離手的媽媽,真的是帶孩子好嗎?
3、脾氣浮躁的媽媽
孩子尚小的時候,還不能很好地通過自己的言語來表達情緒或者需求,只能通過哭鬧的方式,最終使得一些脾氣浮躁的媽媽,對其呵斥、責罵,導致娃慢慢變得郁郁寡歡,甚至自卑起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下,久而久之使得孩子耳濡目染,導致他長大點后,脾氣也跟著暴躁起來。
綜上所述,如果你是上述3類媽媽,真的很不適合全職帶娃,越帶孩子越差勁,可能還不如老人來帶。
被譽為“國民心理學家”的奧利弗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