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處于智力發育關鍵期,重點培養這幾點,能讓娃受益終身
一個人會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全盤吸收,也就是說,兒童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
一個人會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全盤吸收,也就是說,兒童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后
老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其實并非是空談,而是具備一定的科學依據,有研究顯示,一個孩子3歲前的生長發育可以影響到其一生的發展變化。尤其值得關注的是,3歲是孩子大腦與智力發育的重要時期,是不能錯過的。
為什么說3歲是兒童大腦與智商發育的關鍵期?
科學研究發現:新生兒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370克,滿1歲后,發育到接近成人腦重量的60%;滿2歲時,達到出生時的3倍,約占成人腦重量的75%;而到3歲時,已經基本接近成人腦重,隨后大腦發育速度會越來越慢。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為了再次確認這一研究成果,早在1980年英國倫敦一個研究所的卡比斯教授組建了一個專家團隊,以當地1000名3歲幼兒為研究對象,根據他們各自不同性格分成5種類型: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
令人驚訝的是,到2003年時,卡比斯教授和他的團隊對這些孩子進行回訪后發現,3歲時的言行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后的性格與成就。
教授因此指出:一個人會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全盤吸收,也就是說,兒童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
這足以表明,3歲是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時間段,對一個人智商、能力、性格的發育都有著重要影響。
3歲大的孩子具備哪些能力和特點?
1、具備良好行為控制能力
到3歲時,寶寶身上的肌肉已經發育到一定水平,能夠不借助外力自己坐臥站,在爸媽的教授下可以學會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穿衣服和自己吃飯。此時他們已經掌握了精細運動的基礎,可以靈活運動自己的手指和四肢,具備良好的手眼、手腳的協調能力。
2、能夠自主集中注意力
在3歲之前,孩子們很難集中注意力一直做一件事情,就像他們玩玩具的時候喜歡東摸摸西摸摸,讓他選擇最喜歡的玩,猶豫半天還是無法做出選擇,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
到3歲左右時,他們已經能夠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寶媽們會發現孩子仿佛經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時喊都聽不見,自顧自的也能玩的很開心,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中樞神經已經能夠自由控制自己的思想。
3、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
3歲孩子在能力方面的最大變化發生在語言領域。
一般1歲多的孩子們就開始學會講基礎的詞匯,同時具備相當好的語言理解能力,能夠聽得懂大人說的大部分能容,而到3歲時,他們已經基本能夠表達清楚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能夠更好地讓自己被別人理解。
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讓父母對孩子的管教變得稍微容易起來,能夠讓父母稍微省心一些。
4、擁有良好的記憶力和條理性
到3歲時,孩子的記憶力已經變得強大起來,因為對新詞匯的不斷累積和學習,開始能夠記住大人說的話。
生活中固定的方式和重復一成不變的程序讓他們逐漸茁壯成長變得習慣,并驅使他們形成條理性,但也讓他們開始排斥起來各種變化,即使在大人看來這些變化似乎非常渺小,比如媽媽換了個發型,爸爸換了件衣服等。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抗拒變化,并不是因為他像古板的老頭一樣頑固不化不講道理,只是因為新的方式不符合他的期望。
3歲寶寶應該著重培養哪些能力?
1、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以認字能力作為基礎,3歲的寶寶已經能夠辨認一些簡單的漢字,平時媽媽們可以抱著他們一邊念故事一邊指著書上的字,讓他們對這些文字有一些基礎印象,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念故事過程中加強記憶。
2、獨立自理能力
正常情況下,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夠學會自己穿衣服和吃飯了,在這兩方面父母也要加強培養,要知道日本的媽媽們可是在孩子1歲半左右時就開始教孩子們穿衣服,而且自己絕對不會主動去幫忙,因此日本孩子從教就很獨立。
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其實也是在促進他們手腳協調能力,父母應該多多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畢竟3歲左右就該進幼兒園了,早點學會獨立,對他們早點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也有很大幫助。
3、人際交往能力
3歲的孩子就開始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開始進入幼兒園體驗集體生活了,此時他們開始有了最初步的交際圈,家長們應該鼓勵他們多多去和別的小朋友交流和做朋友,與同齡人的相處會讓他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交際能力,逐漸變得越來越活潑開朗,成長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在孩子出生后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親子教育的刺激,能夠對他們大腦功能和結構都產生不小的積極影響,只要父母用心去做到科學育兒,就不用擔心孩子未來的發展。
- 標簽:摩托車商業險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