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惹孕媽發脾氣,可能會影響胎兒性格,并非玩笑,古書都有記載
調查發現:大約有10%的準媽媽會在孕期產生輕度或中度的抑郁。
調查發現:大約有10%的準媽媽會在孕期產生輕度或中度的抑郁。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后
懷孕后,很多孕媽有時會突然驚覺自己脾氣似乎變差了許多,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想發作一通,有時吵的家里不得安寧。甚至很多男人會說,怎么自己溫柔的老婆懷孕后就像換了個人一樣,其實這時就需要家人的理解了。
為什么女性懷孕后情緒波動大,常發脾氣?
從主觀上來說,懷孕后,準媽媽體內各種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變化,而越隨著孕期的推移,體內雌激素、孕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就會越來越多,會引起像生理期來臨時的緊張綜合征類似癥狀,也就變得十分敏感,非常容易出現暴躁易怒、焦慮抑郁等情況。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客觀原因在于,一些外界因素很容易觸發準媽媽情緒波動,比如她們本身在孕期一直都是期待又緊張、高興有擔心的,本身也會不自覺地開始陷入焦躁中。如果再遇上一些不如意不順利的事情,就像導火索一樣,讓她們的負面情緒突然爆發開來,而家人們甚至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會生氣或大哭。
加上孕媽在家待產時,家人的言行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她們的心理狀況,比如公婆、丈夫對想要男孩還是想要女孩的看法、是否表現出重男輕女等。
另外,受孕期激素和大量攝入營養的影響,孕媽整個人會日漸發福,如果是一些愛美的女性,對自己的外貌比較看重,此時也會感到惶恐不安和失去信心,自然也很容易感到難過。
其實,人本身在面臨生活中的種種壓力時,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如果正好處于孕期,就會被不斷放大,成為爆發的理由。
情緒波動大對胎寶有什么影響?
1、刺激胎動變得頻繁,可能引發流產
我國古代著作《諸病源候論》中指出:“妊娠三月始胎,當此之時,形象始化,未有定儀,見物而變”。意思是在早期胎兒形體和精神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會隨著外部事物的影響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我國古代著作《諸病源候論》中指出:“妊娠三月始胎,當此之時,形象始化,未有定儀,見物而變”。意思是在早期胎兒形體和精神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會隨著外部事物的影響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對于胎寶寶們來說,孕媽的情緒變化自然也屬于外界變化一種,用當下的科學理論解釋:孕婦情緒波動起伏大,內分泌和血液里面物質就會發生變化,進而導致母胎之間進行物質交換時,胎寶能夠輕易感知到孕媽的心情,并通過胎動來進行回應,因此孕媽心情波動越大,胎動可能就越頻繁。
另外,極端情緒很容易讓孕媽子宮收縮變得劇烈,因此胎兒生長環境很可能會不斷受到壓縮,進而流產的可能性也會大大提升。
2、導致內分泌失調,可能引發先天畸形
孕期如果頻繁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很可能會導致身體激素分泌受到影響。
正常情況下,必須有足夠的孕激素的輔助,受精卵才能夠在子宮內壁著床并發育成胚胎,如果內分泌失調導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宮內膜就會出現發育不良,無法讓受精卵成功著床,著床后也可能會發生流產。且如果內分泌失調引起前列腺素增多,可能會導致子宮頻繁收縮,進而出現流產。
另外,孕早期胚胎發育成長需要3種重要激素:雌激素、孕激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因此如果孕媽出現內分泌失調現象,導致自身的內源性激素不足,無法滿足胚胎發育需求,就很有可能造成胚胎的畸形、停育和流產。
常見引發畸形的情況,比如當孕媽平時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阻礙某些組織的交融作用,就很可能會造成胎兒唇裂。
3、影響胎兒性格形成
劉向在《列女傳》中講到:“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于善則善,感于惡則惡。人生肖萬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
劉向在《列女傳》中講到:“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于善則善,感于惡則惡。人生肖萬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
這句話翻譯過來也就是說:女性懷孕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產生的負面/證明情緒較多,或自身內心產生惡念/善念,生下的孩子性格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為人生來本性就和世間萬物相通,孩子的性格與脾氣都是母親和世間萬事萬物相通相感的結果。
這表明從古代開始,人們就發現孕婦自身情緒對胎兒影響之重大,這更加提醒孕媽們一定要保持心態的平和。
孕期如何排解負面情緒?
如果只是本身的敏感導致的偶爾負面情緒,一般來說問題不會很大,可以通過看書、聽音樂或做運動來進行排解,或通過思考孩子將來取什么名字、讀哪所學校來轉移注意力。
實際上,調查發現: 大約有10%的準媽媽會在孕期產生輕度或中度的抑郁,這個比例在孕媽廣大基數之下其實并不算少,一定程度上說明孕期出現負面情緒實際上較為常見。
當孕媽發現自己的情緒波動超出正常情況時,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當然無論是輕或重,家人的理解與陪伴也是十分重要的。
- 標簽:樂天購物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