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的孩子上下學都要接送?幾個原因讓父母不敢掉以輕心
“你擁我擠互不相讓,校門口不亞于街頭鬧市。”
“你擁我擠互不相讓,校門口不亞于街頭鬧市。”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后
在諸多80后甚至90后的記憶里,小時候都是“放養式”教育,上下學都是獨自一人,父母哪里操那么多心。而現如今,一到放學時間,學校門口就被擠得水泄不通,家長們左顧右盼,在涌出來的人群里追尋自家孩子的身影,接送孩子已成為學校里的一道風景,為什么會這樣呢?
案例
張女士的女兒今年上三年級,最近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她:“要不要讓女兒自己上下學?”畢竟自己已有8個月的身孕,行動十分不便,況且二寶出生后,根本顧不上大女兒。
文中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可是轉念一想,從女兒上幼兒園到現在,由于老公早出晚歸忙于工作,接送孩子的任務完全壓在自己身上,要是現在突然讓女兒學會獨立,既擔心她不適應,又怕她一個人不安全,無奈之下,張女士跟老公商量過后,決定把鄉下的婆婆接來一起住。
其實,像張女士這樣日復一日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父母并不在少數,據一項社會調查的數據顯示,約有70%的學生表示需要父母前來接送,其中42.1%的孩子害怕獨自出門,超過40%從未獨自一人出行。
如今,一到上下學時間,校園門口就被人流和車輛圍得水泄不通,這種現象被網友稱為“中國式接孩子”,這不禁勾起大家的好奇,明明現在交通條件越來越好,為什么孩子獨自上下學的現象越來越少呢?
不敢讓娃獨自上下學的原因
1、環境復雜、風氣差
在如今手機訊息飛快傳遞的網絡世界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負面新聞撲面而來,由此衍生出的復雜社會環境和風氣,讓父母們膽戰心驚,生怕因為一時的疏忽,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得不為孩子操碎了心。
2、交通秩序不夠完善
在交通便捷的同時,危險也隨之增多,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馬路殺手”無處不在,由于幼兒缺少一定的安全意識,如果險遭不測,對于一個家庭而言,無疑是沉痛的打擊,加上孩子本身比較貪玩,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3、社會人員魚龍混雜
如今城市人員流動大,各種各樣的人都存在,少不了幾個壞心眼的人,萬一孩子被“盯上”,花言巧語哄騙一番,辨別危險能力不強的她們很可能上當,孩子是整個家庭的希望,自然不能出任何差錯。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約有20萬兒童失蹤,其中被拐賣的占80%,能找回來的卻僅有0.1%。
4、上下學缺少同伴
如今學校片區范圍比較大,住的不都是學區房,居住地離學校比較遠,居住的地方缺少跟孩子一起上下學的伙伴,只有一個人沒有照應,特別是獨生子女,容不得半點兒馬虎。
如何確保孩子安全地自己上下學
雖說安全問題一直是孩子獨立的最大威脅,但是如今諸多職場工作的父母,迫于生活的無奈,只能讓孩子盡早學會獨立,如何才能確保孩子獨自安全地上下學呢?
1、確保孩子記住走路路線
家長需要先帶孩子多熟悉幾條家到學校的不同路絨,以免孩子因為貪玩誤入陌生路線,迷路導致走失。
2、確保孩子記住公交路線
如果孩子需要坐公交、地鐵上下學,一定要確保孩子記住站臺,以免坐反、坐錯車,為避免孩子因貪玩、疏忽坐過站,家長必須教會他們處理辦法。
3、教會孩子識辨路標
家長教會孩子認清路上明顯的建筑物、路標,加深孩子對上下學這條路的記憶,遇到十字路口,到底是該左轉右轉還是直走,以免誤入小胡同。
4、謹記家庭住址和電話
讓孩子記住具體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電話號碼,遇到問題時,能夠求助交警蜀黍,幫助找到回家的路。
5、務必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家長平時多給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當父母不在身邊時,不和陌生人隨便說話,不聽陌生人的話,不搭乘陌生人的車,不飲用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零食。
- 標簽:趙本山張柏芝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