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怎么避孕較好?幾種方法各有利弊,有一種零傷害
選擇一個適合的避孕方法,既能免除意外懷孕的煩惱,又能“舒適”地羞羞。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后
對于已婚已育的夫妻而言,生完孩子后的避孕是個大問題,目前,可供選擇的方式有很多種,到底選擇哪一種最好呢?
案例
周女士生完大寶后,沒有繼續生育的打算,為了避免意外懷孕,她決定采用上環的方式避孕,可是身體卻十分排斥節育環。
上環后的一段時間內,她出現了一系列不適反應,除了腰酸、腹痛,明顯感覺到白帶分泌物增多、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甚至出現非經期的不規則出血,無奈之下去去醫院做檢查。
文中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醫生稱,并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節育環,周女士的身體產生了明顯的排斥反應,不適合這種避孕方式,最終只好取環。
回到家后,周女士跟老公商量,希望對方能去結扎,可是她老公堅決不同意,十分抵觸,兩個人因為避孕一事頻繁爭吵,每次都是不歡而散。
上環就是在子宮內放置節育器,它是育齡婦女避孕的方法之一,既可以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又可以防止受精卵植入子宮壁,從而達到避孕目的,盡管這種方式便捷、時效性長,可是對女性身體是有一定傷害的。
上環對女性身體的傷害
1、引起月經紊亂
據調查數據顯示,帶環女性中有80%的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月經紊亂現象。比如經期不規律、周期延長、經血量變多等等,這是因為子宮內膜脫落時,節育環和子宮內膜之間發生摩擦,可能造成子宮內膜損傷,導致出血量增多。
另外,節育環具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如果“超期服役”,避孕環可能會變形、扭曲、位置發生異常,嵌頓在子宮壁上,也會引起出血增多。
2、腰部酸痛
節育環本身是個異物,在人體內得有一段適應期,由于個體差異,有些人的子宮比較敏感,可能視其為“入侵者”,通過子宮收縮“排擠”它,繼而產生輕微的下腹疼痛或腰酸,經過短時期適應后,癥狀即可消失,如果腰痛一直不緩解,要考慮是否有盆腔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發生。
避孕的方式有很多種,對于多數沒有生育要求的夫妻而言,要根據自身的打算,選擇一種最為合適、對身體傷害最小的方式,幸孕姐盤點了各種避孕方式,供大家參考。
盤點避孕各種避孕方式
1、藥物避孕
避孕藥的成本較低,主要通過藥物干擾人體的激素水平,達到抑制排卵、阻止精卵結合、受精卵在子宮壁著床的效果,避孕率約為95%以上,可是長期服用對女性的身體傷害較大,而且緊急避孕藥必須在72小時內服下,不然可能失敗,一年不宜超過3次,一個月不宜超過1次。
2、避孕套
這種避孕方式最為簡單,可以說是對身體零傷害。它既可以隔斷精子和卵子結合,又能避免傳染各種病菌和傳染病,成功率約為97%,只是體驗感不是很好;如果夫妻一方對橡膠材質過敏的話,可能會出現不適反應。
3、結扎
結扎是一種一勞永逸的避孕方法,男女皆可實施手術,通過結扎輸卵管和輸精管達到避孕的效果,成功率接近100%,相比于女性,男性更適合做,可是我國多數男人對它十分排斥。
4、上環
上環就是在宮內放置節育器,阻止精卵結合,這種方法便捷有效,持續作用時間長,成功率約為99%,只是節育環具有一定的“保質期”,通常為5~20年,到期后一定要取出,不然可能嵌入子宮,造成子宮穿孔的問題,而且有些女性可能身體較為排斥,出現月經不調、經期出血、腰腹墜痛等不適。
5、避孕針
通過肌肉注射藥物來干擾精卵結合,發揮長久避孕的效果,一般一針可以管5年。
綜上所述,如果只是近期沒有生育打算的夫妻,可以考慮戴套、口服避孕藥或者上環,如果是這輩子都不打算再生孩子,可以考慮結扎,真心建議男性去做這件事,理由如下
- 標簽:錯惹腹黑狼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