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低情商,看他有沒有下列行為就知,很多父母還不當回事
雖然都說“童言無忌”,但在現在這個社會,社會對兒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即使在父母面前孩子說錯話沒什么,但在外人看來孩子就可能就是情商低的表現。
雖然都說“童言無忌”,但在現在這個社會,社會對兒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即使在父母面前孩子說錯話沒什么,但在外人看來孩子就可能就是情商低的表現。
執筆:喬蘇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后
情商,科學解釋就是“情緒智慧”,反映的是一個人管理自己的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能力,我們常常把這一個詞語用在成年人身上,孰不知小孩子也有情商,同年齡段的孩子,情商高的孩子總是討人喜歡一些。但生活中有些家長常常忽略了這一點,所以孩子情商低也認為很正常。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情商低的孩子有這幾種常見的表現
1、自私自利,不懂分享為何物
有的孩子從小在家庭中被寵溺慣了,想要什么東西父母都給買,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給他們供著,結果孩子在這種培養模式下就越來越自私,這種情況多在獨生家庭中比較常見,孩子能夠接受父母全部的愛,所以不懂得分享是什么感覺。
在他們心中,因為從小到大自己所擁有的都是很優質的東西,所以遇到好東西時,不用說自然是屬于他們的。隨著這種習慣的養成,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孩子就是驕橫不講理,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2、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公共場合遇到面對熊孩子無可奈何的場景。尤其是在火車巴士等密閉的場所中,一些孩子經常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公放手機聲音,家人在旁邊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自己想管感覺又沒有資格,好不容易說了兩句,孩子還反抗道:“關你什么事?”
這樣的孩子一看就是被父母慣得,父母沒有教給他們基本的禮貌,他們就常常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受到外人的阻止自然就會感到厭煩。
3、口無遮攔,沒有禮貌
小孩子動作表現力還不足,所以語言就是他們最直接的表達自我的方式。雖然都說“童言無忌”,但在現在這個社會,社會對兒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即使在父母面前孩子說錯話沒什么,但在外人看來孩子就可能就是情商低的表現。
有些孩子見到熟人不打招呼,可以看作是害羞的表現,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些孩子,總是嘲笑別人的特征,見到人不喊叔叔阿姨,反而喊“胖子”“矮子”等,雖然一時喊的爽,但給人的觀感是極其差的,這樣的孩子沒有禮貌,常常被認為是情商很低的。
家長認為孩子情商低正常也有如下原因
1、家長本身也是低情商
家庭是最能夠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的,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對家長的一種無意識模仿,當他們本身情商就低時,再對孩子疏于管教,孩子就會在父母的習慣中逐漸做出一些低情商的舉動。
這樣的父母在生活中面對孩子的低情商表現,有一種“我也是這樣做的”的感覺,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根本發覺不了孩子這種行為是低情商。
2、父母太過寵溺孩子
有些家長對孩子非常的寵溺,把孩子寵成“世界的中心”,他們的一切要求,都盡力的滿足,在這種教育下,孩子的行為就會越來越無法無天,但是面對孩子做的錯事,家長常常有一種“他也僅僅是個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感覺,所以孩子犯了再大的錯誤,他們都可以原諒。
但是如果不加阻止,孩子的出格行為就會越來越放肆,等到長大成人到了社會上,就會慘遭社會的毒打。
如何糾正或者避免孩子的低情商?
1、做到賞罰分明
在家庭中,要想讓孩子有正確的思想,就必須要讓他們能夠明辨是非,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如果逾越了這條鴻溝就要受到懲罰。所以家長就要始終有明確的標準,不能因為孩子小就放棄自己的原則。
只有賞沒有罰的家庭教育容易讓孩子任性妄為,而只有罰沒有賞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培養出懦弱、膽小的孩子,所以只有將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提升他們的情商。
2、有自己的原則,不要溺愛孩子
情商中有一點就是能夠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作為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家庭中,家長要注意從小規范孩子的行為,孩子的要求要有選擇的進行滿足,如果要求太過分就不要答應,讓他們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世界不是圍著他轉的,這樣孩子在做出某種行為前會提前思考,而不是想做就做,從而能夠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總而言之,孩子的情商也要從小培養,有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往往決定了孩子有什么樣的情商,情商一旦比較高,即使在其他方面比較弱,將來在社會上也能夠更好的立足。
- 標簽:小腿永久脫毛要多少錢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