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有以下行為,父母要“管住”,娃長大后往往能少走彎路
父母雖然不能完全控制孩子,但有些方面卻是不管不行,若能一開始就“管住”,也能讓他少走一些彎路。
父母雖然不能完全控制孩子,但有些方面卻是不管不行,若能一開始就“管住”,也能讓他少走一些彎路。
執筆:王艷微
插畫:白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后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既不能一味進行“棍棒教育”,以免造成其心理缺陷,但又不能完全實行“散養”模式,因為一旦沒有掌握好度,就容易散養過了頭。
案例
文文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師,在外人看來,文文的父母一定十分嚴厲,勢必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但事實上,他父母教育方式并非如此。
在學習上,父母對文文的成績并沒有硬性要求,當別人爸媽強調成績,互相攀比的時候,父母只要求兒子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不僅如此,爸媽也很少強迫孩子做自己討厭的事情,很尊重兒子的選擇。
因此,文文的童年很快樂,成績也一直保持在中上游,但在一件事上,他感覺父母一直在“控制”著他。
有一次,同學來家里玩耍,文文和同學在說另外一個學生的壞話,結果被母親聽到了,等同學回家后,媽媽立刻把文文教育了一番:背后議論別人是最不可取的行為,一定要“管住嘴”,否則將來吃大虧。見到母親少有的嚴肅,文文意識這是母親的底線,于是再也不敢在背后議論別人了。
多年來文文一直記得母親的教誨,也從小養成了不議論別人的習慣,進入公司上班后,經常看見同事抱團議論老板和其他同事。
但文文秉承著不背后議論的原則,平時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都很有分寸。因此十分受到老板的器重,進入公司沒幾年就當了高管。一下子和一起進入公司的人拉開了差距。
孩子的這3個行為,父母要“管住”
1、管住孩子的嘴
如今很多孩子喜歡“扎堆”,議論老師或同學,但這給人的感官確實不好。其次,所謂是 “隔墻有耳”,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從別人的嘴里表達出來就失去了本意。
若是父母發現孩子有這種情況,還需告訴孩子,表達想法沒有錯,但要注意的事,需要分對場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什么樣話,尤其不要在背后議論別人壞話。管住了孩子的嘴,對其未來的個人發展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2、管住孩子的懶惰和依賴
舒適、享受是大部分人的本能選擇,可是當懶惰過了頭,就會變得越來越頹廢,俗話說 “業精于勤荒于嬉”,勤奮會讓人的學業更加精湛,但如果貪玩,就會荒廢。
其次,孩子對父母都有依賴性,但若是過度依賴,一旦形成習慣后,就不會自己主動思考并解決問題,每當遇見挫折時,第一反應就是找父母。而且,可能也會讓娃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需要管住孩子的懶惰和依賴,父母不僅要放手讓娃成長,還需要培養他們有一顆奮斗的心。
3、管住孩子的底線
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否則沒有原則和底線,會給別人一種柔弱、“老實”的印象,因此,很容易被人欺負。
所以,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不可讓別人侵犯自己的底線,有事情可以商量,但不能冤枉侮辱自己,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論是在身體底線上,還是心理底線上,都不必一味的隱忍和退讓。
好物推薦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需要明白哪些方面需要 管住,這并不是讓孩子失去自由,而是讓他們成功的基礎,所以,還需要正面管教。
這是一套家庭教育管理叢書,全面的從孩子的身體、心理、情緒、性格、天賦等方面培養孩子,并讓家長學會換位思考,分析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全套共4冊:
《正面管教》正面管教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有時候孩子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優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沒有正面管教。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會說》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操作性建議,讓父母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讓家長掌握這些技巧,靈活運用。
《好媽媽不吼不叫培養男孩》本書全面介紹男孩的身體、心理、情緒特征,并學會對男孩“狠心”和“控制”,明天才會更“放心”。
《好媽媽不嬌不慣培養女孩》養育一個優秀的女孩,是天下父母的心愿,那究竟怎樣養育呢?書本中自有答案。
另外,書本價格更是絕了,全套4冊只要不到20塊錢,相當于一本書只需5塊錢,父母們可以讀一讀,或許能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再困擾。
- 標簽:穿越攻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