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奴爸爸”走紅,一言不合就轉賬,網友:現在叫爸來得及
執筆:陳芳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后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拋棄了“重男輕女”的陳舊觀念,特別是一些男性,在外是一頭“老虎“,在女兒面前卻是十足的慈父。
“只要我有的,女兒要什么都可以,沒有的爸爸也努努力”成了很多女兒奴的真實寫照。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
案例
閨蜜就有這樣一個女兒奴爸爸,從小千寵萬愛的長大。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父親就提前安排好了,然而閨蜜卻不愿回家,就想留在這座城市。
爸爸雖然不情愿但是為了女兒開心也同意了,但是每天一個電話是不可能少的。這不前幾天我們剛回到住的地方,他爸爸就打電話過來了,閨蜜一進門就隨口抱怨了一下東西太多房子太小堆不下,不料這話被她爸爸聽了去。
她爸爸就覺得她在外面一定過得特別不好,然后立刻微信轉賬5000塊,讓她趕緊換個大一點的房子。
過了一會爸爸還是不放心,覺得閨蜜在外面住的這么憋屈,肯定也吃不好,立馬又轉了5000塊讓閨蜜吃點好的,期間還一直透露著擔憂,閨蜜跟爸爸解釋了半天,爸爸才終于相信閨蜜生活得“很好”。
看完上面這位爸爸的行為,不少網友表示自己酸了,并且調侃道:現在叫爸還來得及嗎?其實在如今的社會,我們可以發現“女兒奴”爸爸愈發增多,這是為何呢?
女兒奴”出現原因
1、 男性自身會認為女孩子會比較脆弱,需要被保護
相對于兒子,很多父親對女兒會更溫柔一些,因為父親自己作為男子,自然明白男孩子成長過程是需要逐漸變堅強的。而女兒卻是脆弱的,受到傷害可能會一蹶不振。
2、 女兒是貼心小棉襖
對比兒子來看,女兒會更加細膩,乖巧懂事,具體表現在:父親回家時會沖上去撒嬌,吃飯的時候會去叫父親來吃飯。
兒子則更喜歡與父親對著干,心思也比較粗獷,特別是小一點的男孩子,總是自顧自的做自己的事情。
3、 不同的表達方式
通常看起來很多父親偏心女兒,是個女兒奴,實際上卻并不是這樣,只是對女兒和兒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已,因為男性和女性本來在心理上存在差異,若都采取同樣的方式對待,反而不利于其發展。
父親對女兒的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女兒奴是對女孩的一種過度偏愛,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父親的愛通常會使女兒的成長之路更為順利和健康:
1、勇敢自信
被父愛包圍長大的女孩子,通常會更自信。
因為一個人的自信是源于足夠的安全感,母親通常給孩子帶來的都是柔和溫暖的一面,而爸爸則是堅強有力的一面,孩子面對任何困難,只要后面有人支撐,她就會變得勇敢有安全感,也會更加自信。
2、塑造正確的婚戀觀
通常父親在家庭中的表現將會直接影響女兒未來的擇偶標準。如果家庭氛圍十分融洽,則孩子會對婚姻和家庭有更多的期待和向往,如果家庭氛圍是有紛爭,則會讓孩子對婚姻和家庭產生畏懼。
3、正確區分感情
所有的女孩子在成長中都要經歷一個“排母期”,也就是排擠媽媽靠近爸爸,大約在3~6歲的時候。
這個時候父親承擔的便是女兒對愛的需求,在建立親密關系的時候,父親應該做到適度,既不過分親密,讓女兒混淆親密關系;也不能過分疏離,讓孩子缺乏愛和表達愛的機會。
父親應該如何與女兒相處?
1、亦父亦友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能跟孩子成為朋友,那無疑是成功的教育。很多父母總覺得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才能震的住孩子,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如果只是真的用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更加疏遠。
因此以朋友的態度和孩子相處,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不僅能增進和孩子的感情,同時還可以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幫助孩子更好的度過一些特殊時期。
2、既要寵孩子,也不過度溺愛
很多父親受到“窮養兒,富養女”的影響,對女兒無止境的偏愛,事實上這種方式也是不正確的。很多孩子因為家里的寵溺,在獨立生活的時候生活都沒辦法自理,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自私自利。
因此作為父親在照顧女兒的時候,應該讓她明白,你可以照顧她,但是她也得自己照顧自己,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照顧她,遷就她。
3、親疏有度
主要是指爸爸在照顧女兒的時候在身體上應該保持合適的尺度,這將成為女兒未來和異性交往的一把尺子,作為父親,必須提前為女兒把握好尺度。
【幸孕說】
父親對女兒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必須要有自己的方法和態度,幫助女兒健康成長。
- 標簽:上海老廟黃金今日金價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